【#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与传统节日》,欢迎阅读!
古诗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元日》、《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四首古诗的品读,让学生了解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从而体会到古代诗歌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回顾中国的传统节日。
2、有许多古诗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几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
二、赏析《元日》:
1、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春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就写过一首古人过春节的诗(出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叫《元日》,你知道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年初一。)
4、请同学们看看诗人王安石在短短的四句诗中写到了哪些古人过春节的习俗? 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随机理解“屠苏”、“桃符”)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某座仙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高可参天,枝繁叶茂,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5、诗人用了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生机勃勃的迎春图,由此可见诗歌的概括性有多么强,齐读古诗。
6、想一想,我们现在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回顾一下,大家在过春节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春节是家族大团聚的节日,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7、那就让我们带着过年的欢快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赏析《清明》:
1、我们刚才诵读的《元日》是一首描写古人如何过春节的诗,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份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节吗? 2、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曾写下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出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齐读,或者师范读。 4、师生合作朗读。
5、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这首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第二句) 6、理解“欲断魂”,理解路上的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
7、在扫墓时脑海中会浮现出已经故去亲人的······,耳边会响起已经故去亲人的······(引读第二句)这时天上下起蒙蒙细雨,扫墓人的心情······ 8、这样的愁绪怎么排解呢?(引读三、四句)
9、清明节寄托着人们对已经亡故亲人的哀思,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哀思,跟着音乐一起再来念一念这首诗吧。
10、想一想,过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
11、其实在我国古代,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它叫(出示)寒食节
12、(师出示):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过寒食节了,但古人描写寒食节的诗却流传下来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首唐朝诗人韩翃写的《寒食》。(出示)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①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④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⑤五侯: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13、结合注解自己先读读古诗,指名读。(为“斜”字正音) 14、说说诗中有没有写到寒食节的习俗特点? 15、齐读古诗。
四、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出示新诗,师范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2、能看出这首诗是关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重阳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随机理解“九九重阳”的知识,出示PPT) 3、指名读。
4、看看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登高、插茱萸(随机理解“茱萸”)
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出示):吃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 6、此时的王维能参与家乡亲人们的这些节日活动吗?为什么?(品读第一句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3a691f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