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介子推不言禄阅读答案_介子推不言禄翻译》,欢迎阅读!
介子推不言禄阅读答案_介子推不言禄翻译
文言文《介子推不言禄》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介子推不言禄》选自《左传》,叙事简明生动,严谨有法,富于故事性,很有文采。它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特色。记言委婉含蓄,典美博奥,尤其所记外交辞令,婉而不晦,显而不露。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中称赞它“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左传》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女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注释】 ①禄:俸禄
1
②祀者:原指掌管、主持祭祀的人,这里指代一国的国君 ③诬:荒谬 ④怼:怨恨,不满 ⑤尤:责备,谴责 ⑥文:装饰,美化 ⑦女:通“汝”,你 ⑧志:记住 ⑨旌:表彰,发扬 【翻译】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谈俸禄,俸禄也没有轮到他。
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orG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这是上天安排的,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荒谬吗?盗窃别人的财物,就叫做他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很难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俸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子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仿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粮食。”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子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身体将要隐藏了,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
2
母亲说:“你能这样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隐居到死。 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赏析】
这段文字尽管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但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人物的不同个性还是极其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因而,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尤其是介子推的性格,是学习这个语段的重点。对“天实置之”、“上下相蒙”、“是求显也”等几句话加以理解,也有助于把握人物的性格。
介子推的故事告诉我们: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dc471a7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