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萍踪 古道愁情——品读李惠军老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

2022-03-25 03:57: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丝路萍踪 古道愁情——品读李惠军老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欢迎阅读!
中外文,萍踪,品读,丝绸之路,丝路
丝路萍踪 古道愁情——品读李惠军老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

作者:钟小丽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第5



二月的北海,正值春光和煦,桃李盛开。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应邀莅临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为师生们奉献了一节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观摩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怀着崇仰膜拜的心情,我用心聆听了李老师讲述了一段用生命和智慧演绎的历史。老先生以其超强的课堂调控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不仅点亮了学生的情感心灯和思维火花,而且开启了老师的课堂灵感和教学视野。李老师在诙谐的玩耍中敏锐捕捉孩子们的认知基础;在看似常规的知识中出乎意料地巧设玄机;在讲述刻画历史故事过程中诱发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内心对话;在开而弗达的循循善诱中牵引学生丝丝入扣地探寻历史原委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从一节鲜活的课例中顿悟了许多教育理论的真谛。然而,在众多精彩纷呈的课堂“镜像”中,让我大开脑洞的则是三个“想不到”。

一、“想不到”:“古道疑云”内藏着“史料实证”

在上课前,李老师与学生对话,看似随意地问了几个人人皆知的小问题——丝绸之路哪个朝,哪位帝王在位时开辟的?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凿空西域”并开辟丝路的第一人?当孩子们按照已有的认知齐声回答了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之后。没想到,李老师却顺势话锋一转,极具耐人寻味地出示了一组关于“殷墟”考古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将视点聚焦于一个神秘人物——“妇好”。在师生对话中,大家知道了“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历史上第一位已知的女性统帅。从墓中发掘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中,印证了文献记载中关于“妇好”的存在和她的军事绩。在暗示学生学习历史应该重视证据的同时,李老师又巧妙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定格于“妇好”墓中出土的755 件玉器和玉器碎片,并告诉学生经过现代鉴定技术确定,这些玉器和玉器碎片大都来自昆仑山脉,属于典型的和田玉。接着,李老师提出了一个师生们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既然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汉武帝时代,那么,早在汉武帝时代的一千多年前,这些玉材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运到商朝首都,并葬在“妇好”墓中的呢?孩子们由此陷入了困顿和猜想之中……在林林总总的交流中,孩子们对教材的说法开始了质疑,甚至有同学认为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一条从内地到西域的道路,李老师并没有对大家的猜测进行过多的点评。而是接着又出示了第二则材料——被称为“中国的斯芬克斯之谜”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特别介绍了在古墓中发掘出的一些木乃伊居然不是今天中国境内生活的居民。经过DNA 鉴定,干尸属于欧洲的白种人!顿时,课堂出现了孩子们惊诧的嘘声!又一次引爆了大家的猜测和争论!于是,一些孩子们进一步认定,在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之前,不仅存在着一条从内地到西域的道路,而且还存在着一条从欧洲到西域的道路。

当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激活,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之后,李老师不失时机地道出历史究不仅要注重证据,而且还强调多种证据的相互印证,形成充分的证据链,绝不能单凭那些孤立的材料而草率做出结论。显然,李老师针对初中孩子的认知特点,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这种创设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在思考的碰撞中,李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在亲切自然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兴趣很浓,思维开阔,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李老师通过层层的设问,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分析,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既然种种迹象表明在汉朝前一千多年可能有一条通过西域到西方的道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作为结论写到课本上呢,因为历史讲求“孤证不立”,这就引导学生领会,历史要用证据说话。“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和认历史的重要品质,也是历史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需要在课堂活动中逐步养成。李老师通


过这两个并不属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却能达到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在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使之成为重构历史的有效证据的实证精神。

二、“想不到”——“古道往事”蕴含着“家国情怀”

历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从过往的故事中汲取营养,立德树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课程五大学科素养之一,不仅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一般教化功能,更是历史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和人文追求,也是历史课程目标的灵魂所在。家国情怀植根于对故土的精神皈依与情感眷恋,要在历史教育中培育学生纯真和质朴的家国情怀,离不开对历史现象内部和历史人物内心所蕴含的那些对国家的忠诚、民族的认同和故土的乡愁等情感要素的挖掘与传递。这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洗礼,绝非单纯依赖于知识灌输和概念的定义所能及,也不可能依靠美丽的辞藻、强大的气场和高调的说教所能及。

在李老师这节常态课上,他借助汉代开辟丝绸之路的两位关键人物——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的感人故事,在宏观叙事与琢玉成璧的细节刻画中,不仅讲清楚了汉代开辟和巩固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和深远影响。而且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运用经典史料——如“大月氏的灭国之灾和悲情西迁”“张骞落难与持汉节不失”等,将史料故事化和通俗化,将张骞这个历史人物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深情并茂地讲故事的过程中,李老师不时地与同学们共同联想: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在狂风肆虐的隔壁上,在险象丛生的匈奴大营中,为了完成帝王的使命和维护边疆的安,张骞一行所要征服的困难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力量、高超的智慧、丰富的经验,它更需要一种顽强的毅力,无畏的气概,以及对家国的担当和对亲人的忠诚!通过张骞不畏艰难,出使西域的故事的讲述,学生自然而然被他的报效国家、勇于探险的精神感动,感悟到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在老师与学生共情、师生与历史共情、今人与古人的共情中,一种历史的沧桑幽情油然而生。这恰恰是在润物无声中让“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目标渗入了历史,融入了课堂,浸入了内心。

当我和老师们看到李老师在倾情讲述,同学们在动情体验的情景时,无不为李老师的教学现力和情感穿透力所折服的时候,李老师又借助西汉的衰落和匈奴的再兴,以及西域的沦陷和丝路的中断,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另外一位历史人物班超的身上。在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讲完“投笔从戎”的报国情怀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惊险事迹后,李老师讲了几则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细节。比如,公元76 ,班超奉旨回朝的路上,疏勒国举国惶恐,疏勒国王以死相求挽留汉使,无奈皇命难违,班超掩泪上路。又如,班超路过于阗国时看到,那里的人民痛哭不已,甚至许多人紧紧抱住班超战马的马蹄苦苦挽留的情景,这促使他最终请求皇帝,继续留在艰苦的西域报效国家,守护丝路。其中,最感人的是在讲班超落叶归根的那段情结。李老师的话音越加凝重,浑厚的声音缓缓叙述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 多年后,70 岁的老人思乡心切,请求皇帝准其回到洛阳。此时,原本热闹的课堂突然寂静了下来!李老师深情地讲述到:一个70 岁的老人,一个在大漠孤烟的西域经营了30 年的老人,在得知皇帝准许他回乡的消息后,百感交集。那种故土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促使老人拖着虚弱的病体,步履蹒跚地向着东方进发。老师还不时地引导学生想象,归途中的班超要走出茫茫戈壁,跨越千山万水,是何等的艰辛!当年,他怀着一颗赤子报国的壮志来到西域。今天,他揣着一颗游子乡愁的思情落叶归根,当这位老人回到家乡洛阳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有些同学当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心中似乎有着一种情感在流动,同时也感受着这条有温情的古道,学生的眼睛熠熠生辉,目光凝聚在李老师身上,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之心被牢牢吸附在课堂上。在不同的时空,我们共同为一位伟人感怀。李老师没有高呼爱国主义,或者民族精神这类口号,也没有刻意让大家去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恰恰就是这些细节,这些往事让他与现场的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用醇厚、真挚的语言讲述温情的故事去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之不断启迪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的情感深深沉醉在动人的故事之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三、“想不到”——“古道联想”暗喻着“历史解释”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科学适当,必须能给学生一种兴趣的刺激,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提供给学生的一次学习思考和提高的机会。李老师非常善于在巧妙的设问中启发学生,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运用丰富的历史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第三个环节中,李老师提问:“难道这‘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丝路’?一条‘古路’吗?”这种设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像个小火把,课堂气氛再次引爆,同学们纷纷在史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有些同学说不仅是丝路,因为还有我国的瓷器外传,有的学生说技术交流,更有的学生一语中的,提出宗教的交流。李老师再用瑰丽的史实有力证明,丝绸之路是沟通区域文明的中枢,丝绸之路的岁月就是一部全球众筹的“通”史;丝绸之路的沿线就是一部文明分享的“通”途;丝绸之路的故事就是一部人类交响的“通”曲。它还是古今历史的纽带,“一带一路”恰恰意味着丝路文明的回归,借助传统的智慧来回应现代的问题。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双向交流之路。这是一种双向的馈赠,交流的除了物质、技术,还有观念、信仰等。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和交流深入理解历史,并探寻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这时候李老师乘胜追击,再抛出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一开始讲课时候就提到过,李老师曾问学生“丝绸之路只是中国的吗?”但是那时候,学生都坚定地回答“丝绸之路是中国的”,李老师没有对这个答案进行评价,有意无意留下了一个伏笔。而在课堂一步步不断深入的时候再次提出,学生豁然开朗,齐刷刷回应到“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使学生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全球史观的意识。瞬间把学生的思维托上了一个层次,让学生站在全球的高度上,在公正的立场上,全面认识历史,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没有生硬的说教和简单的知识灌输,是这样的自然和不漏痕迹,给予学生开阔的空间,合理的联想,在由浅入深的问题链中,慢慢诱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不断思考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整堂课中李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收获知识、掌握方法、丰富经验、得到学习的快乐、取得更好的发展。李老师设计的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到位,基本方法渗透,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其思路开拓;通过与学生心灵的交流,进行方法的点拔和信心的培养,每一个细节无不闪烁着李老师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之广、教学艺术之美、史料实证之真、家国情怀之感。李老师广博的知识,驾驭课堂的能力,独具智慧的教学设计,激情饱满、个性张扬的教学风格都感动着我们,这种高超的教学技能,张弛有度,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情感上的佩服。通过文化的浸润,让学生陶醉、让听课老师艳羡,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fac9b0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