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区空间理论要义

2023-03-01 05:23: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社区空间理论要义》,欢迎阅读!
要义,国内外,理论,社区,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外社区空间理论要义

作者:魏智慧 房开楠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3

摘要:社区是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空间视角是近期社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基于社区空间的理论要义,从我国本土化出发,以期为后续社区空间研究做系统的理论铺垫。

关键词:社区空间;本土化 一、国外社区空间理论概述

空间作为一个较新的视角成为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社区空间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早在涂尔干、马克思、齐美尔等经典的社会理论大师时代就对社会空间这一维度产生了兴趣,其后芝加哥学派也进行了进一步阐释。20纪,历史决定论盛行,空间理论几乎被掩埋。但1970年代后,列菲弗尔撰写的《空间的生产》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社会学界极大的反响,学者纷纷将视角转向社会空间领域,这本书的出版也标志了空间作为一个核心的主题系统的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此后。关于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继经典社区空间讨论后分成两大阵营,其一是现代空间理论;其二是后现代空间理论 1.经典社区空间理论

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中,敏锐的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实践对空间的消解,揭示出在客观的表象下隐藏着各种基本社会关系,隐约的论及了空间的社会性。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指出,空间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由时间和空间构造。齐美尔在社会互动的视角下提出社会交往使空间变成是有意义的。帕克、伯吉斯等芝加哥学派理论家提出了同心圆理论,对于城市研究有了较直观的概括。 2.现代社区空间理论

列菲弗尔是最早系统阐释空间概念的学者,他致力于探索空间、权利、表征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空间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并且构建了社会空间类型:差异空间和抽象间,阐释了从差异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类型转换实现了社会演变。布迪厄将社会空间概念与资本和惯习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厘清了空间去阶级的复杂关系,并对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吉登斯在其《社会理论的若干中心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和社会的构成》中借鉴地理学的观点和戈夫曼的戏剧论,试图将社会互动论与空间结构相结合,并进一步研究了二者对于社会运行机制的影响。列菲弗尔还将权力注入到空间的本体论和对地理学的阐释中。新城市社会理论批判了人类学的空间理论弱点,认为其只是描述空间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的后果,并没有用解释空间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机制,他们认为空间过程是资本集中、阶级冲突、工业生产交互的结果。所以城市空间关系的实质其实是资本关系或阶级关系。 3.后现代社区空间理论

哈维在《后现状况》中指出空间重组是后现代时期的核心议题。他认为空间与空间的生产社会权力的源泉,由此空间成为阶级斗争的重要议题。詹明信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更多关系后现代下的超空间。福柯提出了知识考古学的理论,并将知识、权力等概念与空间结合起来。福柯提出,空间与知识、权力紧密相关,空间与社会关系不可分割。所以福柯认为现在社会是一个纪律社会,空间成为权力运作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空间是权力实践的重要机制。因此,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也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索加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对空间的忽视,提出了空间历史辩证唯物论,因为空间弥漫着政治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 二、国内社区空间理论概述

从空间理论角度,景天魁在其《时空社会学:一门前景无限的新兴学科》中提出,空间并不是可以用尺度可测量的,我们原来理解的空间总是指确定的地点、确定的范围、确定的界限,而在当今时代,这些确定性似乎都被冲破了。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中,空间是一种要素组合,是一种网络,是一种信息,甚至是一种影响力、控制力的存在方式,所以,无界的空间出现了。从城市化的空间变革角度,吴莹提出,在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一开始就体现了国家的空间治理逻辑,其过程充满了各种力量的冲突和妥协。列菲弗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下社区空间研究有很大启发,其中吴宁提出城市化不仅使城市形态不断向郊区和农村扩展,而且也使中心城区经历剧烈的城市重建和更新。这就是一个资本积累和空间扩张的过程。孙小逸从空间和权力视角出发,考察了社区治理制度和业主维权行动之间、治理实践和其背后的治理话语之间的辩证互动的关系。从空间重构角度,张青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地陆续出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中,空间的设计和使用首先考虑城市土地储备的需要,而不是充分考虑上楼农民对于城市性的感知和适应。邓勇成和王洁萍也指出,在空间重构的过程中,政府考虑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以便进行适当的规划,但实施方式和结果仍是一种国家撰写空间故事的方法。可见,在城市化空间重构进程中,国家逻辑占主导地位。 三、小结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理论概述,我们可以看出,社区空间作为一种新建构的理论范式,仍处于一种探索阶段,该理论应用于城市社区空间的研究基础仍需要本土化和深入化的修正,我们中国的社区理论主要以借鉴西方理论为主,缺乏立足中国国情下的形成机理与成长模式的理论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未能形成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较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在对村改居群体,弱势群体居住空间研究时仅停留在成因、制度及规划对策层面,并未结合城市化背景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62):34-48.

[2].孙小逸.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力: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J].公共行政评论.201583):176-192.

[3].景天魁.时空社会学:一门前景无限的新兴学科[J].人文杂志.20137):98-106. [4].付清松.空间生产·空间批判·空间权利——析列菲弗尔空间政治学的基本架构[J].社会学家.20138.

[5].戴维·哈维,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课题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秩序建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TJSR18-0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03e6ea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