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由冰山理论看《桥边的老人》》,欢迎阅读!
由冰山理论看《桥边的老人》
作者:李彩凤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 2020年第11期
李彩凤
在阅读与创作领域,如果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会有更好的效果。《桥边的老人》虽是短篇小说,但是意蕴很丰富。我们可以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鉴赏。
一、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极具个性的小说家,荣获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在
1932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冰山理论”这一学说,“冰山在海上移动是很庄严、很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认为作者只需要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即“八分之一”,而潜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则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或暗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
冰山理论实际上就是去除许多不必要的描写,借用冰上“八分之一”的文字去实现无限的表达。而这些呈现出来的文字叙述方式多样,常见的如对话、内心独白、梦境、回忆、回忆与现实交织、集中的时空等,描写手法常使用白描、象征、重复等。而无论是文字的叙述方式还是常用的描写手法,都指向冰山理论最本质的特征——省略。省略才会有空白,有空白才能进行暗藏玄机,才有了神秘感,才能使作品有更大的开放性,才能为读者读文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给了读者再创造的可能。
冰山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叙事手法在海明威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老人与海》《白象似的群山》《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在桥边的老人》。
本文就以《桥边的老人》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大量的短句、对话描写、反复的修辞来展现这以有限呈现无限的创作理论。《桥边的老人》的以“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老人。
二、冰山理论在《桥边的老人》中的体现
1.大量的短句
《桥边的老人》运用了大量的短句,如:
①“From San Carlos,”he said, and smiled.That was his native town and so it gave him pleasure to mention it and he smiled.
②“And you had to leave them?”I asked.
“Yes. Because of the artillery.The captain told me to go because of the artillery.”
③There was nothing to do about him. It was Easter Sunday and the Fascists were advancing toward the Ebro. It was a gray overcast day with a low ceiling so their planes were not up.
没有多余的修饰,几乎没有副词,也没有什么形容词,有的只是大量简单的主谓短语,语言简洁、短小、自然、质朴,给人清爽利落之感,但这种大量的短句恰恰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同时无形中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些短句中动词要么表现力强、要么画面感强,如“smiled”一词直接揭示出老人对家乡的热爱,而藏在“smiled”背后的却是不得不逃离家园的遗憾与悲凉;“leave撇下”一词直接反映了老人不得不抛下小动物的无奈,而藏在“leave“背后的却是老人对动物的挂念与担忧;“were advancing”一词将形象地展示出战争的紧张,而背后却突出的是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饱含了作者对战火中的生命的担
忧……这说明想要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文字描写上也是有原则的,即通俗明白而又真实准确。明白如话会缩短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愉快地走进文本。而艺术上的真实,会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真实的情境更能让读者自己去沉浸、去体验,去对原来的艺术形象进行拓展、补充和丰富,甚至有时候读者还可以体味出作家在创作时可能未曾想到的某些价值或精神,这些再创造恰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2.对话描写
对话具有跳跃性,往往由人物间互动承接而下,加之海明威“电报体”式的语言风格,他笔下的人物对话更显得简短直接并且冷静客观,因而可以留下许多叙述的空白。这种叙述的空白是一种省略的艺术,也是冰山下的八分之七,它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桥边的老人》情节的展开都是借助“我”与“老人”的对话,这些对话是口语式的对白,真实简短,只透露了一些零散的信息。而这些零散的信息恰恰就是读者感受人物心理的线索。读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细心去感受对话中的语调、节奏变化、语气等中透露出来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如:
“Where do you come from?”I asked him.
“From San Carlos,”he said,and smiled.
That was his native town and so it gave him pleasure to mention it and he smiled.
“I was taking care of animals,”he explained.
“Oh,” I said,not quite understanding.
“Yes,”he said,“I stayed, you see, taking care of animals. I was the last one to leave the town of San Carlos.”
He did not look like a shepherd nor a herdsman and I looked at his black dusty clothes and his gray dusty face and his steel rimmed spectacles and said, “What animals were they?”
“Various animals,”he said, and shook his head.“I had to leave them.”
这段话,从“yes”“had to”等词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无奈和伤感,他不想抛下他喜欢的动物,但战火的无情又逼得他必须抛弃它们,这种纠结和矛盾的心理就在这两个语气词中显露出来。对话中的有限线索如“the last one”揭示出了老人对家园的难舍之情,对弱小动物的无比担忧之情。对话口语化的特点,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让读者更近距离的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对话虽然有诸多省略,但在主题的表现力却很强。此段对话没有出现任何反对战争的字眼,但战争的无情却无处不在,它逼得人不得不离开受战火牵连的家园,它更是威胁着如老人如动物般弱小的生命。正是因为战火无情,人类才更要珍视
和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为主,但这段对话中恰恰体现了海明威身上的柔情,他从老人与动物下手,来代指一切弱小的生命,表现了对战火下弱小生命的同情。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形象不是自己刻画出来的,而是通过人物对话展现出来的。
3.反复的手法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在小说中常见的便是语段反复。
“I stayed,you see, taking care of animals…….”
“I was taking care of animals,”he said dully,but no longer to me.
“I was only taking care of animals.”
海明威不惜笔墨,反复重复“I was taking care of animals”,并且在行文过程中词语还有稍许变化,第一句是“I stayed, you see,”I stayed,you see, taking care of animals…….”(你知道的我待在那里照看动物)”;第二句是“I was taking care of
animals,(我正在照看动物)”;第三句是“I was only taking care of animals.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种反复而又不完全重复的语句恰恰将老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第一句“I stayed, you see”只是老人成熟自己在照看小动物的这件事实,情绪情感都还在酝酿之中,读者也只是从中知道了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而第二句是“I was taking”“I was taking”表明了老人一直以来都是在照看动物,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他自己或许都认为除了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想必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一直会“taking”下去,可万万没想到就是一场战争让他不能再继续“taking care of animals”,想到这里,他心里一定觉得很冤屈,好像再说“我正在照看动物啊,我没有招惹谁啊?”。在这里,他的情绪有了变化,有了无声的控诉之感,控诉着战争的残酷,是它摧毁了我原本的一切;而第三句“I was only”中“only”一词更是直接的怨恨,都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仅让我远离了故园,远离了陪伴我多年的伙伴,情绪到了第三句完全爆发出来了,对战争的厌恶也揭示出来了。老人反复重复“I was taking care of animals”就是一首控诉之歌,既控诉了战争的无情,背后更是隐藏着老人对过去平静安宁和平生活的无比怀念,这些恰恰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主题——要珍爱和维护和平,保护弱小的生命。
虽然例子中的反复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但正是这八分之一让读者抓住了解开老人心理变化和小说主题的钥匙,让小说的主题有了厚重感和力量感。
三、总结
《桥边的老人》虽然是一篇短篇小说,但短小精悍,言简义丰,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成功典型。短句、对话、反复手法的运用都是这一理论的完美体现,读者正是在这些有限的信息中去感受人物的心理,去探究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艺术的,也正是因为省略和空白,让《桥边的老人》有了无限的魅力。
李彩凤,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中学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f7e9224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