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思维》,欢迎阅读!
大数据时代的地标选项
各位白领,各位骨干,各位精英: 大家好。在这个极富现代气息的写字楼里,我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曼哈顿,在麦迪逊大道的一间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一个产品的创意。 2012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big data”这个词,“大数据”第一进入大众视野。进入2013年,“大数据”开始在国内走红,一些科技网站或博客网站,开始对“大数据”三个字进行各种各样的描述及解读。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时代?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市场冲击?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该怎样应对市场?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时代
说到大数据,我不得不佩服阿尔文·托夫勒,当他在1980年发表《第三次浪潮》时,互联网基础协议web还没有诞生,10年之后,这个协议才在美国诞生,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同时也是编辑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才被制作出来。但是,牛叉的托夫勒像一个穿越者,居然一眼看透未来,在《第三次浪潮》中,第一次提出了“大数据”,并将其热情地称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不过,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 大数据多大
那么,大数据究竟有多大?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
2012年,互联网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49ZB,2009年的数据量为0.8ZB,2010年增长为1.2ZB,2011年的数量更是高达1.82ZB,相当于全球每人产生200GB以上的数据。而到2012年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全人类历史上说过的所有话的数据量大约是5EB。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所以,越来越的人开始相信,一个不同于过往任何时代的“大数据时代”来了。他是如此地迫不及待,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呼啸而至,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生长着。
还是让我列举一下他的生长速度吧。 每秒钟,人们发送290封电子邮件;每分钟人们在youtube上传20小时的视频; 人们每月在总共在facebook上浏览7000亿分钟;移动互联网
网用户发送和上传的数据量达到1.3exabytes,相当于10的18次方;每秒钟亚马逊处理72.9笔订单。 大数据的价值
有研究者认为,大数据有六大价值。
第一,通过大数据研究互联网网民的情绪,并通过这些情绪指数影响自己的商业决策。据说,美国华尔街有一家公司的CEO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全球3.4亿微博账户的留言,并通过研究进而判断民众情绪,再以“1”到“50”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他再决定如何处理手中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股票。他判断原则很简单: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兴,那就买入;
如果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那就抛售。这一招收效显著——当年第一季度,这家的公司获得了7%的收益率。
第二,对冲基金通过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及留言,研究分析企业的销售情况,并据此进行投资风险评估。这一招据说美国的很多对冲基金都在尝试,据说成功率远远超过传统的专业分析。
第三,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通过分析一些求职网站的岗位需求及薪资水平,来推断相关企业的就业率及经营状况。
第四,一些社会学家,通过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分析社会热点,以及隐藏在热点背后的社会变化。 第五,一些医疗机构,通过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分析一些流行病及疫情的发生传播情况。 第六,一些投资机构,通过分析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网上留言,发现投资价值和机会,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制定营销模式。关于这一点,最著名的的案例包括小米手机、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菜品等经典传奇。 其实,大数据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大数据”庞大数字的背后,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致富手段也许就摆在面前,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 事实上,当你仍然在把微博等社交平台当作抒情或者发议论的工具时,敛财高手们正在挖掘这些互联网的“数据财富”,先人一步用其预判市场走势,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雕爷牛腩传奇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些经典案例。小米传奇太家喻户晓,我这里就不再赘述,我就讲讲一家餐厅的故事吧。
2013年5月20日,北京朝阳北路朝阳大悦城六楼,一家餐厅低调开业了。没有广告,没有红地毯,没有领导讲话,有的只是长达半年的封闭测试,邀请一堆明星“吃货”们试吃,包括苍井空在内的这些吃货们,一旦被成功邀请,就立即通过微博向粉丝们讲述自己的就餐感受。而“雕爷”通过分析吃货明星与粉丝们的互动信息等大数据,渐渐掌握了话语权,并尽可能低改造菜品、环境、流程等。于是,一个传奇诞生了,这个“雕爷牛腩餐厅”也被标榜为中国第一家“轻奢餐餐饮品牌,其烹饪牛腩的秘方,据说是向周星驰电影《食神》中的原型人物——香港食神戴龙——以500万元购买而得。戴龙经常为李嘉诚、何鸿燊等港澳名流提供家宴料理,他还是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的国宴行政总厨,所以他的代表作,一道“咖喱牛腩饭”和一道“金汤牛腩面”,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舌尖上的巅峰享受。
这是微博、微信的胜利,也是互联网的胜利,更是大数据的胜利。以大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大数据,就这么征服了市场,颠覆了经典,创造了传奇。
其实,雕爷传奇绝非个案,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传奇每天都会发生。只是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很多传奇虽然发生了,但很快就淹没在大数据时代的汪洋大海里。 大数据思维
小米、雕爷、黄太吉的成功,其实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大数据思维。 所谓的大数据思维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大数据思维必须分析全面的数据而非随机抽样,必须重视数据的复杂性,弱化精确性,必须关注数据的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第二层含义是要把数据当做一种可以升值的重要资产,而不是只做研究对象,研究完之后就束之高阁。第三次含义是数据有变现功能,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就能改变价值的生成基础和价值链条。
大数据思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历来的商业变革都是由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的,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的商业理念在面临新的商业思维逻辑的时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吸收并转变为顺应潮流的新思维,通过新思维重新组织企业组织的战略、结构、文化和各种策略,那么貌似强大的体魄反而变成了企业前进的累赘。这种新思维颠覆巨头的案例最先发生在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3a3ea1b5901020207409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