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浅与深--研读肖培东老师札记之三(教师随笔)

2023-01-03 10:3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的浅与深--研读肖培东老师札记之三(教师随笔)》,欢迎阅读!
研读,札记,随笔,语文,老师
语文的浅与深--研读肖培东老师札记之三(教师随笔

郭跃辉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

肖培东老师说:“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浅浅地教语文,是培东老师追求的境界,于是书名取为《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但是我阅读了整本书之后,突然感觉,所谓的“深”与“浅”其实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培东老师说的“深”,指的是用高深的哲学、美学等深刻的理论去解读文本,用深奥的教学理论构建课堂,而他追求的“浅”,其实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最根本的朗读,回归最基本的品读语言,说到底,就是回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语文使命上来。

读了王君老师的评培东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的文章,非常赞同王君老师对“浅”与“深”的辩证分析。就拿肖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来说吧,这节课没有“拆穿童话的虚构”,没有高深的生态主义与人类学的思想,没有刻意的情绪渲染,而是概括故事情节,让学生多角度评析“这是一次什么样的飞渡”,引导学生思考“灿烂”背后的主题理解,而所有的过程都贯穿着朗读课文,品读语言,咬文嚼字。这是“深”还是“浅”?恐怕很难定论。王君老师说:“培东的课,很少穿插其他材料,也几乎不拓展。我总觉得培东有一种课堂教学的‘洁癖’,他容不得稍微的臃肿和杂乱,他很刻意地就要‘用这个文本’来解决‘这个文本’本身的问题。这可能来源于培东的一种直觉和自信:对优质文本而言,其文字本身就是开发不尽的宝藏。”以“这一篇文本”为基础,紧紧围绕“这一篇文本”,解读“这一篇文本”,这就是培东老师“浅”的来源。

但我觉得,这种“浅”恰恰就是一种“深”。语文教学的“深”,说白了就是品读语言背后的精神与情感,就是以语言为抓手,透视语言背后的意蕴。我在广州二中跟岗时,邱海林老师说过一句话:“要文字像茶一样泡开”,这不就是语文的“深”吗?难道只有在语文课上大谈文化融合才是深刻,在语文课上大谈生命情怀才是深刻,在


语文课上大谈哲学思想才是深刻吗?语文的深刻,不同于思想的深刻,语文的“深”是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兹举几例加以说明:

培东老师执教《孔乙己》,没有关注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关注到的“笑声”,而是抓住了几个“又”字: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抓住了几个“又”字,肖老师又反复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从而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讲到掌柜的和酒客的对话时,肖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对话的语气,分析为什么作者不用“谁说”这样的引语,谁能说这样的分析就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琦君的《春酒》,就是一个题目“春酒”,肖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居然读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思:回忆春酒时的陶醉、甜美、享受与回忆清醒之后找不到春酒的惆怅、忧愁。读出了这两种情感,这节课的基本脉络就确定了,即从文本中找甜蜜或惆怅的证据。一个简单的词语“春酒”,就要“泡开”如此多的韵味,谁能说这样的品读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斑羚飞渡》,品读“灿烂”时,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都是老斑羚去为小斑羚做出牺牲,却没有一只年轻的斑羚去为老斑羚付出呢”这样的具有道德冲击力的问题,教师顺水推舟,得出了“在死亡面前,生命无所谓老少大小,生命是平等的,从来就没有规定必须老的为小的做出牺牲,这样的道德绑架其实是不公平”的结论。虽然这样的结论不是定论,但出现在语文课堂上,谁能说这种思考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韦庄的《菩萨蛮》,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尽”与“合”、“人人”与“游人”、“好”与“老”的品读中,读出了词人的人生感慨,教师无需再补充多余的背景材料,词人的情感就已经出现在学生心中了。对比解读“未老莫还乡”与“未老不还乡”,体会两个否定词带来的不同的情感,谁又能说这种解读就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解读“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句话几乎读出了所有关于演讲词的文体特征,如此精妙的设计,如此精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b01efe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