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风吹彻》中的“寒”与“暖”》,欢迎阅读!
《寒风吹彻》中的“寒”与“暖”
【摘要】本文深入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矛盾与裂缝,并且运用还原的方法,恢复文本内部的有机统一性,如分析“寒风与寒冷”内涵的同与异,分析作者文本中四件事例的选择与排序的深意,让人更能体会出刘亮程散文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寒风与寒冷;选择与排序
刘亮程被林贤治称为“90年代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寒风吹彻》入选粤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后,很多高中生开始慕名读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寒风吹彻》中最打动人的不仅是其细致、简洁、诗意的文字,也不仅是文中让人吟咏再三的幽深曲折的意味,更是作者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关系的观照中弥漫其中的独特感悟。但文本中有一些矛盾的地方,给很多老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造成了困扰。 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很多时候只是语言层面上的“悖论”,优秀的作品中矛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矛盾的主体最终达到深层次的统一。本文试图深入文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矛盾与裂缝,并且运用还原的方法,恢复文本内部的有机统一性。 一、寒风与寒冷
文本题目是“寒风吹彻”,但除了开头结尾各提及一次“寒风”外,文本中主要的四个事件里只有在第一个事件中出现了三次“寒风”,“寒冷”则出现了七次之多。其他三个事件中均用了“寒冷”一词,甚至连一个“风”字都没有提及。作为文本标题,本身就有充当线索或彰显主旨之用,为何寒风这一意象出现得如此之少呢?“寒风”与“寒冷”指向的内涵一致吗?
从词性来看,寒风是名词,寒冷是形容词;从词意来看,寒风是客观意象,而寒冷则是身体感觉。从客观规律来看,寒风是造成寒冷的条件之一,在第一个“少年砍柴”事件中表现尤为明显。那么,我们就先从第一个事件来分析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首先,“寒风”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出现,作者用了“一野”和“凛冽”两个词分别来修饰“寒风”,表现了“寒风”的肆虐,甚至冻坏了少年的一条腿,此时的“寒冷”自然是砍柴少年生理上的感觉。
其次,读者如果有注意到的话,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
冷”,很明显,此处的冷同样指向身体的寒冷。但如果没有更冷,为何别的夜晚的“寒风”没有冻坏少年的腿?因为平时“寒风吹着好几个人”,而这一晚,“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可以判断出此刻的“寒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指没有同伴独自出门的孤独,这个未成年的孩子的孤独感比自然界的寒风更烈,从心理上也从身体上击溃了他。所以作者接着说“似乎寒冷把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没有继续用“寒风”,却改用了“寒冷”,是因为此时“寒冷”和“寒风”的内涵出现了重叠。
最后,有一处“寒风”的含义比较复杂一些,在讲“少年砍柴”事件之前作者紧围火炉时,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此处作者有运用隐喻手法,这里的“寒风”并不是自然界的“寒风”,更多地指向抽象的内心的“寒冷”。回到砍柴少年回家之后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找出这“寒冷”的根由。经历一天艰辛,已经冻坏一条腿的少年,没有在父亲那里获取安慰或夸奖,反而被父亲怪责“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少年“没有吭声”,却接着一句“我想会很快暖和过来”,这里的暖和很多读者会以为是身体或腿会暖和过来,表面上看作者是有这样的意思,但是深层次地想,虽然没有言语,但少年心中因父亲的冷漠而产生的“寒意”,何其深!他觉得可能会暖和的应是当时“寒”了的心吧!但隔着十几年后,三十岁的自己,依然时时回到“寒风”之中,即使紧围火炉。此时,“寒风”与“寒意”都指向了父亲的冷漠给自己心灵的伤害以及带来的终身阴影。
由此可见,本文中“寒风”与“寒冷”,虽在实指时有不同,但在指向内心感受时,意义上都有重叠,所以后面三个事件中,均再无出现“寒风”这一具体意象,只用了“寒冷”,就容易理解了,因下部分也会涉及到后三个事件中“寒冷”的含义,此處暂不赘述。 二、选择与排列
该文本共描写了四个事件:砍柴少年被冻坏腿,跋涉在外的陌生老人冻死路边,抱病在身的姑妈离世,目睹母亲日渐衰老。随着描写地推进,作者描述的“寒风”或“寒冷”不尽然是自身的孤独或亲人冷漠带来的伤害,更是目睹生命逐渐消逝而无能为力的悲痛之冷,尽管直逼人类生存状态的原初本质,我们却无法抗拒。有读者就会发现后面三件事性质差不多,想表达的内容也类似,三个事件这么多是否会有重复之嫌?三个事件可调换顺序吗?
我们先来看三个事件的主人公:老人、姑妈、母亲。他们与作者的关系排列如下:无关——相关——亲密。这三个人就代表着三类人:陌生人,熟悉的人,至亲,基本涵括了一个人的交际网络,所以人物类型上并无重复,作者描写的这三个人物,由此便具有普遍性,不再是独特的那个人,而是那一类人。
三个人在文中的命运分别如下:冻死路边——久病后离世——日渐衰老。在作者笔下也是由极端悲惨到不幸可怜到日常状态。这样的一种排列,作者的用意在于告诉读者不要以为生命消逝是命运的偶然,而是必然的。老人体弱,寒冷的冬天在外跋涉,虽有一杯热茶,一炉炭火,最终老人还是冻死路边。作者发现偶尔的一次帮助并不能改变别人的命运。姑妈极其渴盼母亲去和她“喧一喧”,但母亲有五、六个孩子要抚养,尽管我一次次转告姑妈的愿望,母亲都迫于生活,无法应允。甚至于对着姑妈的死去母亲都特别“平淡”,特别冷静。平静文字之下流动着一种生命尖锐的疼痛。而身为儿子,无论如何,都无法去亲历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人,生而孤独,没有人可以帮你走过寒冬。这是一种孤独的苦难与悲剧感 :岁月会无情地带走人生命中的温情、力量、健康和生命,而且无人可伴。无人可以横跨时间的距离,消弥空间的差异,去对抗不可逆转的生命轮回。作者个人体悟是在这三个事件中逐渐加深的。
作者在事件中的参与程度如下:偶然给老人提供了一次帮助——常去看望姑妈——陪伴在母亲身边。作者让素昧平生的老人进屋取暖,倒一杯热茶,甚至尊重老人感受,不问一语。老人生时孤独,死时无助,却能从一个陌生人处得到些许温暖,也许这就是老人生命中最后一抹亮色;母亲迫于生活虽然没有去看望姑妈,但母亲在听到我的转告时“望望我”,那一停顿,可以让我们体会出母亲的憾然与失落,此时的她游离出自己的生活,她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家庭负重甚多,她甚至没有办法抽出时间去“喧一喧”。她也盼望春天的到来,她的这份盼望并不是针对自己,有更厚重的内容,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为人母的心性。作者想象中的陪伴场景,也给生命的悲凉增添了温暖;对母亲的陪伴,对母亲的孝心与温暖,增加不了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生命的深度。生命终将荒芜却无法抺去它曾经的繁茂;人生走向沉寂却无法掩盖它过去的热闹喧嚣;别人的恶意与冷漠却无法对抗子女的孝心与陪伴。结局固然无奈,过程美好不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人生意义吗?审视寒冷的冬天,体味人与人的疏离,刘亮程正努力给生命涂上一层暖色。
面对这人生的困境,他一边用冷静的笔触叙述人性的荒芜,一边又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温暖的憧憬。这种看穿世事真相后仍大悲悯的态度,是这一文本中最抵达人心的部分。这三个事件无论从人物选择还是事件排列上,都能表现作者“用人性洞察与心灵吟唱的同构去触摸生命醉人的质地、色彩”。
自然的风雨,人生的寒意慢慢侵蚀着生命,但作者隐藏在深远处的温暖却坚韧地如影随形,对抗着这人生寒风,他的爱并不狭隘,怀着对全部生命的悲悯。这是“一种物质匮乏所馈赠的灵魂的富足,偏僻荒凉所馈赠的博大和无限,平凡朴素所馈赠的真实和尊严。”细读这一文本,可以更深刻理解刘亮程的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嘉玲.寒风萧萧——浅析中的人性疏离[J].大众文艺,2000. [2]朱宪云.飞翔的思想,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J].黑河学刊,200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deaa6c9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