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多元化发展的日语口语课程建设探究与实践》,欢迎阅读!
基于多元化发展的日语口语课程建设探究与实践
作者:黄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3期
摘要:关于教学,提倡个性化、自主化、互动化和系统化的理念已得到公认,在日语口语课程建设中,重视课堂建设固然必要,重视可利用时间远远多于课堂的课外建设更值得关注和探讨。将课堂内教育和课堂外教育有效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之势,为学生创造愉快、满足多元需求的会话环境是日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自主化;多元化;日本文化体验;日语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163-02
日语能够学好,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传统的单词、语法的习得、运用等语言因素是首要的,而非语言因素在外语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有交流的机会、有愿意交流的对象、有值得交流的话题这三大非语言要素的提供和创造是口语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愉悦和兴趣是让大家保持交流欲望、主动开口的最好导师,因此选取有趣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创造让学生愿意积极展开交流的课内课外环境成了口语课程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可是回顾现实,日语专业会话课程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的高校是很常见的,即使采取20人以下的小班集体授课模式,平均到每个学生也只有4—5分钟,如果因为课程被压缩、合班等原因,课堂人数超过30人,每个学生一周的课堂练习时间将低于3分钟,教师很难与学生形成一对一、充分良好的互动,口语课程就变得形同虚设,效果堪忧。如何正视和解决课堂时间有限、练习不足这一问题成了迫切的课题,因此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日语口语(1—4)的校级课程建设为例,以多元发展和重视非语言因素为切入点,浅析初级会话课程课内建设和课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边际效益。
一、近年来已实行的教学改革与基本措施
1.对分课堂和同行听课制度的推行。近年已推行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将日语口语课程的设置从一年级第2学期提前到第1学期下半学期开始,原则上全部由外教承担口语课程教学任务。提倡在具体情境设定下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会话练习,通过运用对分课堂等时下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将课堂重心由教师“教”转移到学生“学”和“练”上。采用角色扮演、任务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然而丰富多彩的日语交流模式。同时引导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日本社会、了解日本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语言运用准确率,达到在异文化背景下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目的。坚持贯彻同行听课制度,每学期不但课程负责人会到外教的口语课堂上去听课,日语系其他教师也会去观摩外教课堂,反过来外教也亲临观摩中方教师的课堂,互相取长补短,探讨交流。并由系部领导牵线搭桥,让外教去附近大学听其他日籍教师上课,以达到互相借鉴、不断提升的目的。
2.开放日语实训室。校内现有语音教学实验室10间、同声传译实训室1间,另外还有专供本专业使用的日语实训室1间。同声传译实训室为训练翻译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模拟训练平台,在同声传译或口语课程进行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设备模拟各类翻译现场或会议现场,帮助学生在观摩模拟的同时获得扎实的实战演练机会。
二、课程建设过程和新措施
在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本次课程建设秉承细致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原则,展开多次调查,把握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心需求,在课堂建设上采取调整教学安排的措施,在课外建设上除了开展传统竞赛项目之外,还积极打造新的交流平台以弥补课内时间不足的缺憾。
1.进行实况调查。在课程建设初期和末期,面向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多次调查,为采取后续措施做准备。首先与任课教师深入交流,邀请同时担任初级口语和高级口语课程的另一名外教加入团队,听取不同口语阶段任课教师的意见。并邀请多位中方教师随堂听课,共同探讨现存问题和今后的对策。其次,针对一、二年级同学和少数三年级同学展开初步调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和困扰,并通过中期座谈会、举办各类活动,随时随机进行调查和个别交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感想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进行调整,思考课外建设措施。最后,在项目建设后期再次对各年级同学进行调查,请2015级、2016级和2017级日语(几乎全班)的同学提交了对日语口语课程的感想和建议。通过几次调查和结果汇总,发现学生的需求虽然多种多样,但共同的感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影像、图文类教学资料;②喜欢轻松愉快自由的上课形式;③喜欢包含日常用语和日本文化内容的对话;④迫切希望增加会话的时间和机会。学生们的要求和愿望并没有多少出人意料之处,可见解决一些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日语口语课程建设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
2.调整教学安排。学生人数多,课堂时间有限,可是又要兼顾书本内容和补充内容,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充分练习,因此经过多次商量和观察,最后将教学具体展开过程大致设定如下:①确定会话主题,围绕该话题观看影像资料,一般会选用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5分钟左右的视频,观看后大家自主发言,展开讨论,由任课教师总结中日观点的相同点和异同点;②任课教师和两三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即兴会话演示,保证每堂课能参与演示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半左右;③给出一个新主题,让所有同学自主分组讨论,任课教师巡回参与,最后由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总结发言;④练习课本内容,完成书本教学任务;⑤询问学生感兴趣的会话主题,为下次课程做准备。
3.建立课外互动平台。在课程建设前,已实现小班化教学,口语课程每次上课人数控制在15人之内,由于2014年新教学计划开始实施,增加了一些新课程,口语课被压缩,每次上课人数超过30人,学生练习机会大为减少,这对口语课程建设非常不利。经过反复协商,中方教师和日方教师齐心合力,决定增加课外互动机会进行弥补,最终商定在坚持朗读比赛、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日剧大赛和卡拉OK大赛等传统竞赛项目的基础上重新开辟以下三个途径:①建立微信群,师生以及各年级学生随时互动,文字语音并用,以弥补课内练习不足的缺憾,增加交流意识和自信。②定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试穿浴衣,举办茶道、花道,制作寿司、章鱼小丸子、关东煮、素面等日本传统美食,提升学生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兴趣,展开口语交流。③每周举办两次日语角,一次是非正规的形式,由外教秦老师持续多年,地点可以是食堂、图书馆或教室等任何合适的地方,话题也没有限定,大家随意闲聊,吸引了一些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有日语基础的学生。另一次以正规形式举办,以日方外教为主、中方教师为辅,日语系所有教师均参与其中,每周二6点在日语实训室开始,至少会有一位日方教师和一位中方教师到场指导,有时还会邀请日本留学生及其他学院教师参加,主要吸引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因此每次都会特意邀请几位高年级同学来参加。
三、课程建设成果和反思
本课程建设由中方和日方教师共同参与,历时将近两年,改善了以往对日方教师上课情况和效果把握不够充分的状况。与其他课程相比,日方教师的口语课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学生兴趣和好评,因此也掩盖了随意松散、课堂内容偏少的缺点。通过一系列调查和多次交流,日方教师扬长避短,及时调整规范了课堂教学方法,对中国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的内心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口语课程训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非语言因素对口语练习的影响,大力推行微信群、日本文化体验和日语角三个
课外平台,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对日本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最终使他们的会话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关于外语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时下流行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提倡个性化、自主化、互动化和系统化的理念已得到公认,在本次日语口语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不仅仅要合理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建设,更要重视可利用时间远远多于课堂的课外建设。而ARCS教学模式,即通过提高关注力(Attention),建立关联性(Relevance),提高自信心(Cofidence),形成满足感(Satis-faction)来培养学习动机,强调重视并努力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问题的教学理念,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动力。课程建设中,我们重视在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努力开辟新渠道、坚持多元发展来满足学生口语练习的需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外建设对于口语课程建设来说不可或缺,如何开辟课外建设的新途径,是今后值得继续探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9e3e30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