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 教案

2022-07-13 13:09:4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一片叶子 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叶子,最后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主题,感悟希望对于生活的意义,培养积极对待苦难的精神。

2、 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体会小说构思的巧妙,提高同学们的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

3、 欣赏幽默的小说语言艺术,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贝尔曼的高尚人格和无私精神,体会人性的光辉和真情的可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主题;体会构思。

2、难点:能够在几个不同小说中找到相似的精神倾向;揣摩琼西在得知这一片叶子的真相以后的心理活动。 三、课 型:新授

四、教学方法:课内导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步骤 (一)导言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你们是否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假如你在世上只有最后三天时间了,你将怎样安排这三天?爱情和死亡是文学的两大主题,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深刻地思考过死亡问题,其本质就是生命问题。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的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里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黑准备考试的时候,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我最喜欢的作家。他生于北京,22岁时双腿瘫痪,从此靠轮椅行走。近年,他的病情恶化,每三天要到医院去洗一次血,一根管子把血流出来,另一根管子把洗干净了的血输进去。所以,有一次记者问他的工作,他说,我的工作是生病。大家想一想,一个22岁的青年,在人生最美好,最富有理想的时光,突然双脚瘫痪,那真是天大的灾难。但他克服了,并且把苦难化为难得的思想。

今天,让我们来读一个生与死的故事,希望大家因此能悟出点什么。请大家欣赏一下短篇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最后一片叶子》。

(二)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于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欧亨利善于描写美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痛苦,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预料,又让人感觉在情理之中,又因为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品还有《市民》、《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三)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1、 理解主题,感悟希望对于生活的意义,培养积极对待苦难的精神。

2、 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体会小说构思的巧妙,提高同学们的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


水平。

3、 欣赏幽默的小说语言艺术,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贝尔门的高尚人格和无私精神,体会人性的光辉和真情的可贵。 (四)结合课文预习,完成下列各题(多媒体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1、填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行侠仗义 讲义气 肯舍己助人 (2)嗤笑 (3)羼.Chan【四声】 (4)毛茸茸máo róng róng 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的小白兔。 (5)鬈曲 quan【二声】 弯曲 2 、解释下列词语

(1)嗤笑 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2) 搀杂:~入。~杂。

(3)黯淡①阴沉;昏暗。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②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 前途黯淡。 (4)不速之客 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5)傲然 指高傲地;高傲不屈的样子。 (6)鬈曲 弯曲

(扫清了文字障碍,再来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

(五)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本文的体裁属于什么? 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有没有同学知道?人物 情节 环境 小说的核心: 人物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塑造小说主题的主要途径。

但是大家别忘了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哪一个? 情节

小说情节发展几个阶段?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那我们本文的情节发展是怎么一回事? 【开端】琼西患了肺炎,生命垂危,唯一的希望是她要活下去的念头 【发展】琼西将生命寄希望于最后一片叶子,苏和贝尔门焦虑万分 【高潮】经过两个风狂雨骤的夜晚,那片叶子仍挂在藤枝上 【结局】琼西脱离了危险,贝尔门去世了,一切真相大白 那么通过梳理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小说描写了哪几个人物?琼西 贝尔门 医生

勾划时间线索以及琼西及贝尔门的病情发展,把握情节顺序,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 时间 11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琼西 病倒 数叶子,想死 看最后一片,还想死 看最后一片 有生活希望 病好 贝尔门 画藤叶 病倒 进医院 去世 (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结分析本小说的构思和主题。

1、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可是标题却是“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有什么意义?这片叶子和上述两个人物有什么关系?下面分析一下小说的构思。

问题1、小说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那里的天气怎么样?回答:纽约华盛顿广场。约的纬度与北京相似,为北纬40度,那里的冬天比我们这里的冷多了。 大家想象一下,100多年前的纽约贫民窟的一个冬天,两个为了理想而合租在一间阁楼里的姑娘,并且一个病了,病得很厉害,医生说只有1/10的希望。这真是很可怜的处境呀,我相信所有善良的读者都希望她能够恢复健康,看到春天。

问题2、在琼西生病的时候,窗外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大家找出来。只见一个空荡阴暗的院子,二十英尺以外还有一所砖房的空墙。一棵老极了的长春藤,枯萎的根纠结在一块,枝干攀在砖墙的半腰上。秋天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都吹掉了,只有几乎光秃的枝条还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寒冷的雨夹杂着雪花不停地下着。

问题3、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预示着叶子怎样的一种结局?这又预示了姑娘的生命将有怎


样的一种结局?回答:必落无疑,并且很快就要落了。姑娘的生命也即将结束了。因为琼西对自己的健康已经毫无信心,并且迷信地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窗外的那棵藤一样,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问题4、那姑娘最后死了吗?为什么?回答:没有,因为出现了一个老画家贝尔门,他用生命为代价画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杰作——一片给人以活下去的希望的叶子。

问题5、联系题目,理解叶子在本故事中的重要作用。一片普通的树叶将三个人联系起来。这一片叶子关系着两个人的生命,一个人因此而活了下来,一个人因此而死去。这就像是输血,一个老头把生命和希望输给了一个病人。

短篇名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构思巧妙,像欧·亨利的另一名著《警察和赞美诗》,讲一个流浪汉想到监狱里去度过残酷的冬天,但阴差阳错,好事多磨,多次故意犯法没能得逞,而正在他生起了新的生活希望时,却被警察抓去。 2、课文主题的理解

好,同学们,体会了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以后,再让我们去理解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对一篇小说的理解没必要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角度,一个结果,大家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都是对小说的一种评论。

教师评价:回答得非常好,大家基本上都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个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绝望的病人获救的故事。课文提示里把重点放在那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身上,这也未尝不可,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理解,我本人则更在意希望对于生命的重要。这使我想起了史铁生的著名小说《命若琴弦》,它与这篇课文的主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故事是讲一个瞎子乐师,他的师傅在临死前告诉他:你只有弹断一千根弦以后才可以打开琴槽里的药方,然后可以看见世界。一千根弹断时,他已经老了,他打开琴槽,别人却告诉他,那纸上什么都没写。然后,他又去骗他的瞎子徒弟:我记错了,师傅跟我说是1200根,我已经不行了,你还年轻,你只要弹断1200根琴弦,你就可以用这药方去买药以看见这世界。他师傅为什么要骗他?因为,这谎言给人的是希望。

(七)体会欧·亨利小说语言的幽默

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这篇小说语言的特点。引导向幽默方面。关于幽默的例子数不胜数,随便举几个:656667

例子1:那是5月里的事。到了11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他冰冷的手指头这里碰一下那里碰一下。在广场东头,这个破坏者明目张胆地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几十个受害者,可是在迷宫一样、狭窄而铺满青苔的“胡同”里,他的步伐就慢了下来。

例子2:年轻的画家为了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不得不给杂志里的故事画插图,而这些故事又是年轻的作家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而不得不写的。

幽默、诙谐、俏皮、夸张、比喻的语言,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精巧的构思艺术幽默而有诗意的语艺术,并且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希望之于生活的意义,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八)课堂练习,拓展迁移

1、看谁说得好:当琼西听说老画家的事情以后的心理活动。

2、下发参考资料:藤叶,随风飘吧!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f93becd0d233d4b14e69d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