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说伏

2022-07-08 03:4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伏天说伏》,欢迎阅读!
伏天
夏至三庚入伏 市纪委程元银



有农谚曰:“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今正是盛夏,正值伏日,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本文趁热打铁,亮亮“伏”相。

伏的意思是蛰伏,是藏匿,告诫人们天气太热了,最好呆在家里不要被太阳暴晒。每年62122日的夏至日(有极个别年份是23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度)上,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也就是日照最长,而夜晚最短。夏至一过,白天逐渐短起来,黑夜慢慢长起来。但由于气温的升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夏至那天天气不是最热,而要到夏至后的三伏天,气温才达到了最高。

三伏是个总称,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也可以叫做头伏、二伏和三伏,一共30天或40天。

我国古代历法规定:夏至三庚入伏,秋后一伏。就是说农历上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头伏,第四个庚日交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交末伏。这样算来,入头伏日的那一天应该在二十四节的小暑和大署之间,最早为71112日(由夏至时间而定,下同),最晚为72021日,也就是夏至后第21天到第30天之间,前后最多相差9天。今年的夏至是621日,为甲申日,其后第一个庚日是627日庚寅日,第二个庚日是77日庚子日,第三个庚日是717日庚戌日,这一天入头伏;第四个庚日是727日庚申日,交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816日庚辰日,交末伏。由于一个太阳年是365.2422天,比10个天干数的倍数多5天(或者少5天),所以相邻两年的入伏日都要相差5天左右,如去年是712日庚子日入的头伏。


古代的气象学家为什么规定第三个庚日而不是第三个己日、辛日……入伏呢?古书上的解释是:“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这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金木水火土、四时——春夏秋冬和四方——东西南北等,人为地混合搭配在一起,由此作出一些历法、气象方面的规定。

至于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而更多的是20天,这就要看入头伏的日子的早晚了。具体来说,若717日及其以前入伏,则中伏20天;若720日及其以后入伏,则中伏为10天;若71819日入伏,那还要看立秋日子的早晚。或者干脆这样说,入伏日到立秋日若等于或少于21天,则中伏是10天,否则就是20天。经查验,大多数年份的中伏为20天。比如自1994年以来的25年中,中伏20天的有18个年份,10天的只有7个年份,即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7年。下一个中伏只有10天的年份2031年。但不能由此就说中伏有20天的表示该年热天多,只有10天的就是热天少。

有人把伏天说成是“暑天”其实伏和暑有意思相近的地方,如“伏暑”就指的炎热的伏天。二十四节中有4个最热的节气都在三伏天,小暑、大暑、立秋和处暑,它们又被叫做“三暑夹一秋”或者“三伏加一秋”民间还有“争秋夺伏”的说法,也是说立秋前后的三伏天是一年最炎热的日子。

同伏天有关的气象、农事谚语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过了三伏种荞麦。三伏夹一秋,汗流脊梁沟。三九天犁一犁,不如三伏天划破地皮。五黄六月看彩云,十冬腊月看佳人……知道了这些谚语,也就对伏天有了更多的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61a79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