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氓赏析》,欢迎阅读!
读诗甘苦我自知
诗作为我们中华的瑰宝,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千年而不倒。当我们徜徉在诗歌这门艺术里,用心聆听那短短几十字,却从中体味到值得我们咀嚼一生的感情时,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诗歌给了我们许多方方面面的人生哲理,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诗歌带着我们领略了缤纷四季,饱览了绚丽河山,即使我们不曾真正经历却也感同身受;诗歌传达给我们诗人的情感路程,纵然我们有着成百上千年的时光间隔,却也为之喜而喜,为之悲而悲。
这学期非常幸运的又选到了崔老师的选修课。上学期的“论语导读”课里经过老师深情并茂的讲解我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学期听完老师的“诗词赏析”我便对古诗词有了全新的认知。也许古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当今这么发达,更谈不上存在高科技,但是在思想情感方面,也许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自惭形秽,日益发达的我们,脑袋里已经复杂许多,祖先们身上的那种纯粹的爱憎的情感已然难以显现。然而我觉得课程里最能体现古人们身上最朴实最纯粹的情感的板块当数爱国和爱情这两个。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诗经里《氓》这篇诗所带来的爱情上的反思。因此我想借助赏析《氓》来写下我对诗歌里爱情的感悟。
在诗中是女主人公是位可爱却很可怜的女子。她善良、忠厚、纯朴、很热情,曾经深爱过那位男子,茶不思饭不想,看不到他便“泣涕涟涟”,看到了他便“载笑载言”;她沉醉在爱情里,而“不可说也”;她见到男子急不可耐,便“将子无怒”,并答应他“秋以为期”,她很纯朴,纯朴到天真的程度,诚心诚意地将幸福与希望寄托在骗子身上。只由于“言笑”的“晏晏”,“信誓”的“旦旦”,以及占卜的一点儿好兆头,便“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出嫁之后,虽含贫茹苦,夙兴夜寐,受到百般折磨,以至“叶黄而陨”,但还是爱着丈夫,“女也不爽”;然而男子却变了,“士贰其行”。她忍受着贫困和虐待,精神受到悔辱,自尊心受到损伤,又不能从兄弟那里得到安慰,相反地还不时听到他们的讥讽和嘲笑。这就激发她对自己发出“不思其反”的感伤,对男人引起“二三其德”的蔑视。这是忠厚女人的感伤:“躬自悼矣!”这是善良女人的蔑视:“士也罔极。”在感伤蔑视的推动下,她咬定牙根,站立起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且不谈论这个男子的行径是否恶略,是否遭人唾弃。不论他曾经有没有真正的爱过女子,但是这个女子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完完全全的献给了这个负心汉。这段感情没有父母之
命,没有媒妁之言。她不介意他的家境是否贫寒,不介意他是否能够气派的带着八抬大轿迎娶自己,她只是想每天一睁眼看到的是自己的爱人,她只是想过上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即使清贫却踏实着,幸福着。所以她嫁给他仅仅是出于自己对男子那份最真诚的爱情。让我们感到惋惜的是这个男人并没有珍惜,女子的下场着实悲惨,每一位读者都会为她感到愤愤不平。
记得高中语文书上说这位女子是当时被压迫的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形象。我非常的向往女子那份单纯的情感。抛开了一切纷杂就是为了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反观当今社会,这种单纯的感情已经很难被人们找到。前一阵校内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叫做《请记住你18岁喜欢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写到记住18岁喜欢的人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你对他的喜欢是完全没有目的的,是出于一种懵懂而美好的爱慕。很多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就会考虑对方是不是有房有车,是不是有稳定的收入和发展的潜力。所有人都开始变得现实,很多人结婚的对象是综合了各种因素挑选出来的,已经不是单单出于喜欢这一方面了。
通过《氓》,我感受到了古人们单纯的思想情感,爱憎分明,敢爱敢恨,不论结局如何,至少爱过足矣吧。诗里的爱情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凄美,有的幸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种爱情只有一个结局——完成一次飞蛾扑火的壮举,让自己的情感在爱情的火焰上来一次悲壮的燃烧!心疼得流血也好,伤肝损肺也罢,等爱情化为灰烬,一切就悄悄地溜走。这时的诗人也只能无奈的回归现实,走进真实的生活,那里有炊烟,有责任,有世俗里一切的纷纷扰扰。诗里的爱情终究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它如烟花般绚烂,亦如烟花般易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4e7f22bed630b1c59eeb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