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

2023-03-06 06:56: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欢迎阅读!
句式,中日,不同,结构,基本
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的不同与中日思维的不同

汉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SVO型) 日语句式基本结构为主++SOV型) SVO型的汉语与SOV型的日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但同时,相互间更多见的却是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以下列句子为例,分析一下汉日两种语言的不同性质特征,谓语动词与格(Case)的表达的相互关系,动词的自他特性,省略的表达等诸多语言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差异。 自动词谓语句(SV

昨天 在学校的游泳池里 游了泳

昨日 私は 学校のプールで 泳いだ

上述汉日文的基本语序完全一致,时间、场所词的语序均在谓语动词之前,在格的表达上,汉语句为前置词,日语句为后置词,作为格的标识,汉语句为介词,日语句则由补格助词担当。 例如:

早上6点,我和妹妹离开家,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从家里到车站只用了10分钟,比公共车快了10多分钟。

6 時に私は 妹と家を出て タクシーで 駅へ行って 家から駅まで10分だけかかり バスより10分も早い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能看出,在格的表达上,汉语以动宾词组(如:乘出租车)或者介词(如:和妹妹)来表达,日语是以名词(体言)+后置的补格助词(如:タクシーで)来表达的。这个句子中共采用了8个补格助词(に、と、を、で、へ、から、まで、より) 2 个提示助词(は、も) 1个副助词(だけ) 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各种关系的词结,进行细节分析,层层推理,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意义的句子结构。 他动词谓语句(SVO SOV 在大学 日语 S A V O

大学 日本語を 習っています S C O V

这两个句子虽然语序相同, 但句子成分却不同。中文的所谓的不及物动词也可带宾语, 而日语自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另外,中文的动词没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在中文词典里均不标注自他性,而日语动词的自他性都很稳定,在词典里均有明确标注。 又如:

回答了 这个问题 S V O 私は この問題に 答えた S C V

在汉语中“回答”是可带宾语的,但在日语中“答える”是一个自动词,不能带宾语,因此“この問題に”在句子里只能充当补语。 此外,在被动句里,汉语句强调主客体的融合,而日语句却强调主客体之别。 例如:

他的脚 被旁边的人 踩了 S V

彼は 隣の人に 足を 踏まれました (译为:他被旁边的人踩了脚) S C O V


日语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区别, 清楚地反映出日本人更想要突出主体(主题)的思维想法;汉语句体现的主客体融合,也正好反映出中国人不突出主体,注重的是主客体一致的关系。此外,从谓语动词有自他性这一点看来, 也反映了日本人在人际关系中对自他状态、 境的关心、在意,强调主客体之别,而汉语动词不具有自他性,也恰好体现了其注重主客体融合的关系。 省略语句

汉日语中都有省略的表达, 但相比之下日本人似乎更加倾向语言表达方式的暧昧性,在句式结构上,则表现为结构的不完整性,尤其以“我なし” (即“无我” )和“言い差し表現” (说话说一半的表达)最为突出。 A “我なし”的表达:

在前面我们曾探讨了日语倾向于突出主体(主题)的表达方式,但是当主题为第一人称“我”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人说话喜欢以“我想„„”来开头,日本人也一样,但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与日本人交谈,就能发现他们倾向于不使用“私” ,而采用下面的一些句式来表达。 如:

~たい 中国へ行きたい (我想去中国)

~てほしい 本を買ってほしい (我想买书)

~ようと思う 温泉に行こうと (我想去泡温泉)

~と思う きれいだろうと思う (我想会很漂亮吧)

~つもりだ テストの準備をするつもりだ (我想准备考试

以上例句中,不言而喻主语就是“我” ,但是在句式中日本人却轻易不言“私” ,显示出日本人不张扬自我,表现自我的语言特征。

B “言い差し表現”的表达 “言い差し表現”是很具日本特色的表达方式,话说一半,又缄口不言,让听话方来揣测说话人的表达意图,让对方自己去体会“弦外之音” 比如: “お求めの資料は事務室に行けばあると思いますが„” (您要的资料放在办公里了„„)

说完之后稍作停顿,留下一点时间上的空白,而不用直接说出 “待っ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 持ってきますから” (请稍候,我去给您拿来) 。这段空白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有心人可以从中读出说话人的语言信息和表达的 “今すぐなくてすみません”的歉意。而中国人更注重“说” ,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日本人却更注重“以心传心” ,体现了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完全主义。



参考资料

南博.日本人の心理[M].日本:岩波新书

中日思维差异



日语0802 尤俊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e7a34f9ec3d5bbfc0a746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