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美术教学反思主体与背景_人教新课标》,欢迎阅读!
《主体与背景》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讲完了,可我并没有找回往日的轻松,因为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很多的不足,而且这些不足是我以前从没有意识到的,或者说是以前没重视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日益堆积,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样,终于显现出来,轰的我晕头转向,遍体鳞伤。课后冷静下来,我告诉自己,接受教训,总结经验,钻研教材,不断摸索,争取进步。
一:备课要教材、学生一起备。以前在学习时,总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备课不仅要把课程内容备精、备细,还要备学生。而在我的意识中,备课吗,就是要把课备透,把环节设计的有条不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拿本课来说,我利用了三个大环节来达到此目标,首先认识美术作品有两大部分组成:主体,背景。然后认识相同主体不同背景,背景对主体的说明作用,其中用三个小环节来深入研究:
1、了解背景对主体有说明作用。
2、认识背景对主体的说明作用到底有多大(丰富画面、改变内容、渲染气氛)
3、走近大师的作品,欣赏背景的作用。最后认识不同主体相同背景,主体对背景的反作用。这样的环节是花费了我很大的心思设计出来的,我觉得是在一个递进的环节中使孩子渐渐接收了知识。就是这样一节课,却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成千上万个问号胀满了整个大脑。
经过与听课老师的交流和自己的反思,我找到以下症结:
1、备课要背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并不大,他的接受能力还很有限,表达能力也是处在初级阶段,问题太深,只能使他们语塞,不知所云,比如我的第一个问题: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画,这幅作品反映了什么?这个问题提的就太大,孩子们哪能欣赏到这么深。据我的教导主任回忆,这幅作品在语文课上有出现,但是是在六年级的老教材上,是画配有文字说明的讲读课文。以上资料说明,我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真正的备到课程中来,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至于浪费了课上时间,讲的着急没人回答问题,听的不会说也一副无奈的表情。所以,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备他的接受能力,备他的知识面,备他的表达能力,备他的认知能力,且要放在首位。
第 1 页
2、课程环节设计要由浅入深。我觉得上一节课应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引进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的深入,这样大多数同学都能接受.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596242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