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感受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关怀和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知识目标:懂得个体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的第二框。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框由“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目组成。主要是引领学生懂得生命至上的内在含义,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理解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进而深化对怎样敬畏生命的认识:敬畏生命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逐层升华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时期,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其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认知水平有限,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战狼2》海报和埃博拉疫情图片
电影《战狼2》中,冷锋因为伤口碰到尸体而感染“拉曼拉病毒”。影片中的拉曼拉病毒,在非洲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中,它的名字叫“埃博拉(Ebola)。”
环节一:生命至上
(一)出示任务1:感受生命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再次爆发,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一度承认疫情已经处于“失控”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月14日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结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链在西非地区全部终结。在病毒肆虐两年多之后,这场期盼已久的战争赢得了胜利。 Q1:请用两个词来形容生命?
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害……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作为拥有生命的人来说,我们应以何种姿态去面对自己的生命呢? (一)出示任务2:生命神圣
人之3幸:幸运来到地球、幸运成为人、幸运成为你或我 Q2:看完上述材料,幸运的你对于“生命”有何感受? (一)出示任务3:“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材料: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
Q3:他们这是爱自己的表现吗?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如何去爱他人? (二)反馈指导
环节二:休戚与共
(一)出示任务1:休戚与共
阅读思考: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政府将再次向国际社会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援助。中国政府决定在此前提供两批援助的基础上,再次提供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紧急现汇、粮食和物资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和非
盟各提供200万美元现汇援助。
1963年,为响应阿尔及利亚政府发出紧急医疗援助的呼吁,中国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从1963年至2013年,中国先后向6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约2.3万人次。
Q4:中国为何要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二)出示任务2:个人层面:休戚与共
作为孩子的父亲、父母的孩子、妻子的爱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毅然奔赴疫情一线,成为奋战在离疫情最近的人。703天的援非之路,曹广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非洲兄弟做了200多台手术。
曹广的妻子于纹也是一名医生。2003年非典,于纹一直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曹广一直在妻子背后默默支持。
Q5: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 Q6:中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敬畏生命? (二)反馈指导
1.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2.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3.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升华主题:
课后思考:史怀哲——1000棵草和一朵小花 思考:你如何理解这段文字?
五、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bfff399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