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远去家乡的皮影戏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远去家乡的皮影戏随笔散文
远去家乡的皮影戏随笔散文
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陇中黄土高原,憨厚的黄土和浓浓的民族风情,孕育出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界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当地人也称“牛皮影娃娃”,也有人称呼“牛皮灯影子”戏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视、DVD、VCD和家庭影院高科技媒体的介入,曾经农村人最青睐的“皮影戏”,已经销声匿迹,渐渐地退出农村历史的舞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迫于生计,常年在异国他乡这片陌生的土地里,艰辛的奔波,在工作和生活之余,不由自主的便想起家乡的诸事来!特别是我情有独钟的便是小时候,记忆中的家乡“牛皮影娃娃”戏。
“皮影戏”是具有我家乡特色的地方戏,家乡不分男女老少,分外青睐!每当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收割告一段落后,我的家乡和周边的几个村演出的“皮影戏”便纷至沓来!
黄土地上心地善良、憨厚质朴的父老乡亲,经过春耕、夏耘,半年的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收获到沉甸甸的稻谷金黄。为了感谢苍天厚土,无私的馈赠给他们的恩惠,他们以唱几夜“皮影戏”的方式,来答谢神恩的浩荡。因此,唱“皮影戏”也是一种地方的祭祀活动。常年以土地为生,与世无争、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在每年收获后,不忘初心,来祭奠神灵,更是期盼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也是对未来国泰民安、民富国强美好日子的向往和憧憬!他们用祭奠神灵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敬意,让神灵庇护他们的家庭幸福、安康!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我的家乡都称“牛皮影娃娃戏”。其设备、道具简单,演出方便。“皮影戏”里所有用的人物和道具,都是用牛皮裁剪而成。其人物的肖像,裁剪的惟妙惟肖,人物长度大概一尺,头面部和躯干部更可以随时组装,在人物的腕部和腿部,拴上一根细细的竹竿,供演出人使用,操作起来活动自如,活灵活现;戏剧里演出用的桌子、椅子、马、车等都是用牛皮裁剪的,做工精细,
形象逼真;都具有民间剪纸的特长艺术。
每当“皮影戏”准备演出的时候,在户外选择一片空地,搭建出略高出地面、里面可以容纳座四个人空间的戏房,三面用篷步遮盖,前面放一条长桌,供演出人和摆放道具使用,紧挨着桌子的前面,放一个长方形、用白纸糊的纸框,相当于演出“皮影戏”用的的屏幕,当地人叫“亮子”,一座简易的戏房,便搭建而成。当晚上演出的时间,外面一片漆黑,在戏房里点燃一盏很亮的灯,里面坐上负责拉二胡的、弹三弦琴的、敲锣打鼓的、吹锁呐的、操作道具演唱的等四、五几个人,便组成了一台“皮影子”戏。
操作道具的人,坐在仅靠“亮子”的桌子后面,一边唱、一边不停的操作拴在皮影上的细竹竿,做着惟妙惟肖的让牛皮影子,表演动作;在二胡、唢呐、三弦、锣鼓声的伴奏下,演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那些皮影,在“亮子”上面,由于光的反射,显得格外清晰,再加上演技人高超的演唱、动听的胡琴、唢呐、锣鼓的相伴,把戏剧唱的妙趣横生,真切动人。有了皮影绘声绘色的展现,各种动作神态,应有尽有,似活人在登台演出!戏的内容一般是人们熟知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如《劈山救母》、《季扎还愿》、《柳毅传书》等,有时候,也唱些鬼神古怪的故事。
记得我们村里,一年一度“皮影戏”演出的'时间是每年农历9月15的晚上,会如期而来。恰逢这个季节,村里的每户农家的庄稼地里,收割庄稼最忙时间,也告一大段落。父老乡亲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去看“皮影戏”的演出。大家利用难得的看戏时间,坐在一起,说说今年庄家的收成情况,也拉拉家常,增进感情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在每年村里唱社戏“皮影戏”的时候,都要在搭建起舞台的农户人家,由专人负责,填写掌管天堂地府、山川社稷、五谷苗稼、本方守土等神灵的牌位,摆放在桌面上供奉,并焚香秉烛、献上新鲜瓜果,来分享人间丰收的喜悦。
一旦到了村里唱“皮影戏”的这天晚上,每户农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餐,便携儿带女,来到搭建起舞台的这户农家,虔诚地跪拜在神灵牌位的香案前,沐手焚香,敬献上自己的瓜果、素食等祭祀品,渴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45bce4a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