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导学案及答案》,欢迎阅读!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预习案】
1、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2、“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第一层(1至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_思想____ __和_____ 情感 __的调整。
第二层(__5__至__7__)从正反两方面强调:___咬文嚼字的重要性___
第三层(第8段)点明写作目的:对多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4、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咬文嚼字(jué) 锱铢(zhī) 斟酌(zhēn) B.镞矢(zú) 胸襟(jīn) 剥啄(zhú) C.岑寂(cén) 王嫱(qiáng) 付梓(zǐ) D.尺牍(dú) 下乘(chéng) 憎恶(ě) 解析:A嚼 jiáo 锱zī B 啄 zhuó D 恶 wü 5、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透彻 词藻 流弊甚远 研究一番 B.类形 苦茗 中石没镞 自鸣得意
C.捉摸 玩索 索然无味 斩钉接铁 D.搅扰 自励 语言凝练 纸离破碎
解析 B 类形-类型 C斩钉接铁- 斩钉截铁 D纸离破碎-支离破碎
【探究案】
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文章中作者提出了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3)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7)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章列举了那些事例,在文章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1)郭沫若改台词。说明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说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3)“推敲”。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说明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句子意蕴丰富,会使文章增色,达到艺术的妙境
(5)套语的实例。说明避免套板 推陈出新
3.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即形式上的特点;而作者特别强调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作者认为情感应该起主要作用。 4、探究下列各题,在实践中咬文嚼字。 (1)《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 A )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2)有些话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就容易产生歧义。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句,使整句话不产生歧义。
①他正在撰写一本研究鲁迅的书。
②要想了解30年代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尖锐斗争史实,就必须研究鲁迅的书。 ③咬死了猎人的狗终于受到村民的团团包围, 最后死在村民的棍棒之下。 ④老虎躲过猎人的箭,凶猛地咬死了猎人的狗。 (3)下列两组诗,加入哪一组动词境界全出? ①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d a.摇 映 b.舞 隐 c.弄 吻 d.扶 失
②山色蒙蒙( )画轴,白鸥飞处( )诗来。(b a.如 带 b.横 带 c.入 送 d.挂 入 (4)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根据这一论断,说说下面原句与修改句在表意上的差别。
①、 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题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 (鲁迅诗)
②、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改句: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谁是最可爱的人》)、 参考答案” ①意为眼睁睁地看着,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②由思想感情上的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当堂检测】 一、本课考点
1、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D)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姚明意外受伤,近几场赛事只能作壁上观,但火箭队仍然取得了22连胜。有人认为他们很有些运气成份。
B.对于主持人读错音,有人觉得无伤大雅,但其声音经电视等媒体一传播,再小的错误也会放大,因此应当特别注意。
C.试想,连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自言不是永远的称职溥导,更何况望其项背的那些年迈
的博导们了。
D.一些作者的文字功底不足,往往错字连篇,病句百出,其错误之多,常令编辑目不暇接,想帮助修改都改不过来。
参考: A、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B无伤大雅:对主要方面没有妨碍 C、望其项背:能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D。目不暇接:也作“目不暇给”,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观赏,是褒义成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B.处在汽车时代,攀比之风盛行,不但收入一般的工作人员买了汽车,而且白领、金领们也都“伤筋动骨”地买了高档汽车。
C.在市政府举行的研讨会上,代表们分小组对处理制假贩假问题进行讨论,与会者都群情鼎沸,强烈要求严惩违法者。
D.人类文明进步史告诉我们,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应用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A项表意不明,“演好戏”有“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 B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错了C群情”“都”重复
二、阅读《咬文嚼字》一文,完成下面练习。
1、下列有关“咬文嚼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所以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
B.本文中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C.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D.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是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原因在于“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B.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凡多三石字”,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其中区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C.古今人都赞赏“推敲”故事中“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b32db0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