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汉末士人的精神困境

2022-12-18 07:1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汉末士人的精神困境》,欢迎阅读!
古诗十九首,士人,汉末,困境,反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汉末士人的精神困境

作者:王欣悦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7

内容摘要:《古诗十九首》诞生于东汉末叶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环境极度压抑的社会背景之下,因而组诗的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富于时代性的感情体验: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黑暗环境和自己的不幸际遇而感到悲伤与绝望;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前途充满了悲观与迷茫。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汉末士人 境遇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它上承乐府诗歌,下启建安文学。刘勰称其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马茂元先生认为它所反映的只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而已。诗中内容可以互相印证,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失意士子与留守家中思妇的悲哀愁情,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以马茂元为代表的学者们将诗歌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解读,正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本文着眼于诗歌内容的分析,以此来窥探当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极端黑暗压抑的社会环境之中,其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特有的感情体验,是饱经苦难的士人们对自己人生离愁别绪、失意落寞、人生无常际遇的低吟浅唱,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汉末叶下层士子境遇的哀歌。具体来说,《古诗十九首》中表现感情如下: (一)人生短暂的苦恼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这几句,永恒与短暂的对比,不断冲击诗人们的内心,体现出忧患人生匆匆的意识。又如《驱车上东门》中,将人生比作被太阳一照就会消失的晨露和寄宿的旅客,感叹寿命不能像金石那样坚固牢靠,即使是圣贤也无法打破岁月轮回而长生不老。诗人感慨生命短暂,面对短暂的生命,诗人出于安全考虑不能服食求神仙,于是开始追求现实享乐。这种享乐是诗人不愿人生虚度自然而真实的选择,但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伪装,是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迷茫。 (二)仕途无望的悲苦心态

西汉以来,儒家的积极入世观念深入士人之心,但在东汉末叶的社会环境下独善其身且困难,更不用说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这种仕途无望的悲凉感在《回车驾言迈》中体现得最明显。诗人在旅途中见到事物变迁后,发出了时光飞逝,应当努力建功立业的感叹。人生短暂,只有荣禄和声名才能永存,因此自警自励努力建立功业以谋取不朽的荣名,但是理想与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政治严重冲突,他没有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机会,一切不过是个幻想的泡影,士人的自我勉励之中饱含的是仕途无望的无尽忧伤。 (三)无法排遣的忧愁

建功立业的理想实现不了,诗人开始用宴饮游乐、纵情声色作为他们的失意人生的新寄托。如《东城高且长》开篇四句,诗人描述的景象透露着诗人内心的痛苦悲凉。自己的生活竟然是如此重复乏味,人的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衰草一般,秋天就走向生命的尽头。诗人开始惊呼: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由此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思考,得出早些排除烦扰,及时行乐的结论。苦闷时代人性备受压抑,产生了因关注的转移而臆想出的美好愿景,这种愿景实质上是种无法实现的虚幻的愿望。当诗人从这样的自我麻醉中醒来,只会因那个苦闷时代所无法摆脱的怀苦心伤局促而倍觉凄凉和痛苦。所谓及时行乐,实际上是无乐可言的,并不能使他们真正快乐。 (四)颠沛流离的辛酸

东汉末年,士子往往为求功名而客居京师,但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大多数人仕途受阻,因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游子长期颠沛流离、漂泊异乡但又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思乡情结无法消释的辛酸自不必说。这种感觉在仕途受挫,理想破灭之时会更加强烈。所以士人常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失意与孤独,聊以暂时抚慰内心的伤痛。《明月何皎皎》是一首典型的游子思乡诗,游子客居他乡夜不能寐,想早日返乡却又归不得,心中的苦闷郁结却无人诉说,诗人道出了忧愁游子的百无聊赖和苦不堪言的感受。《古诗十九首》中刻画的游子形象主要有斗酒相娱乐和忧愁不能寐两种状态,分别表现了政治上抑郁不平之感对自我暂时的麻醉及对思念家室乡土的漂泊无依的哀愁,均成功地表达出了动乱时代士人的羁旅愁怀。 (五)亲人两隔的悲戚

游子们客居他乡追求功名,但社会等级森严,寒门弟子没有攀附权贵的机会,因此无奈地发出了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的感慨。游子们先据要路津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粉碎,甚至连昔日的同游飞黄腾达后也形同陌路。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让游子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失落与孤独,只能寄哀愁予对家乡的亲人(主要是爱人)的想念。如《涉江采芙蓉》,充分的体现了游子的怀念家中的妻子但欲归不得归的愁苦之情。夫妻本应该是共同生活的终身伴侣,但诗人想过夫妻团聚、安稳的生活却无法实现,而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样的个人悲剧实际上是时代的动乱造成的结果。

丈夫们自以别离便久久不返,甚至杳无音讯,家中的亲人尤其是思妇的思念和担心便不可避免。如《客从远方来》,描写了一位痴情的思妇意外的喜悦之情以及随后产生的想象。丈夫托人捎回的半匹丝织品令她开心不已,思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感受到了丈夫对自己浓浓的爱意,她要将丈夫送回来的礼物做成合欢被,作为她和丈夫爱情的象征。女主人公难得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88f9639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