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历史传承和作用

2022-12-18 23:2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满族的历史传承和作用》,欢迎阅读!
满族,传承,作用,历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满族的历史传承和作用

作者:何娟娟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16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发挥过将满汉两大民族集团融为一体的重要历史作用。

满族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十七世纪初)才出现的。但是,它有着悠久的渊源。先秦古籍中所记的肃慎人,就是满族有史书记载的最早先世。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皆是肃慎后裔,同时也是满族的先人。

在从肃慎到满族出现以前两千余年的漫长时间内,肃慎人的历代后裔,在中国东北的山黑水之间生息繁衍,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谱写了诸多壮美的历史篇,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一方面,处于边远地带的部族长期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过化外长为太古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不断从这共同体中一次次分化出其他族人,形成新的共同体,建立政权。渤海和金,便是两个典型实例。几千年来,肃慎及其历代后裔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证明:民族属于历史范畴,它将长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追根溯源,满族先世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部族之一,居住在不咸山(长白山)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早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周代时,肃慎人向朝廷贡献过矢石奴。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便声称慎、燕、亳,吾北土也。战国以后,肃慎人改称挹娄,而有时仍称肃慎。挹娄活动的区域,大致与肃慎同,包括今辽宁东北部,吉林、黑龙江东半部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辽阔地带。挹娄人也用矢石 猎取野兽。有农业,地产五谷,长于养猪,食猎肉、并以猪皮制作服装。能织麻布,用兽皮兽骨制成铠甲。至北朝及隋唐时,史书分别以勿吉靺鞨称呼肃慎、挹娄的后人。靺鞨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比其先人更为密切。 辽太祖天赞五年(926年),渤海政权被契丹贵族颠覆,改号东丹。而渤海遗民活动的记载在辽、金两代史籍中仍随处可见。金太祖阿骨打曾云:女直(真)、渤海本同一家,反映了当时人对女真、渤海之相互认同,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渤海人日后逐渐与汉人或其他族人同化。当渤海强盛时,部分黑水靺鞨人为其役属;及其衰弱时,摆脱其统治,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复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渤海亡后,辽统治者南迁渤海遗民,黑水靺鞨亦随向南伸张,并代渤海而兴。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直(真),此后,女真这一称呼逐渐代替了靺鞨。辽王朝把女真人区别为熟女真生女真熟女真渐与同处的其他族人同化,而生女真比较落后。北宋初,生女真完颜部经过频繁的兼并战争,到北宋末年时,将女真各部落逐渐统一起来。1115年,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从首领阿骨打反抗辽王朝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役,建立政权,取国号为1125年,金女真贵族与北宋联合灭辽。其后,女真贵族又推翻北宋,迁都燕京(今北京)。金之统治区域南达淮河,北至外兴安岭,东临海岸,西以界壕与蒙古为邻,成为历史上与南宋并立的中原王朝。而大部分女真人也陆续迁入中原定居。入主中原以后,女真人迅速接受与汉族融为一体,到金朝后期,进入中原地区的女真人的民族特点已基本消失。1234年蒙古灭金以后,把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列为广义的汉人之内,即说明他们与当地汉人已无显著差别。金统治时期,大量的汉人被徙东北地区,边远的少数民族有的移居松花江中游金上京一带。在金朝统一的政权管理下,中原与东北的界限被打破,两区的各方面交流大大加强。金亡以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转而成为元辽阳行省所属各路下的居民,受其统治。明初辽东直辖卫所下女真人的一部分散居于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东达海岸的女真人,仍元市井城廓,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显然还处在较落后的发展水平。但已有农业生产,也能造船。后来,这部分女真人成为明奴儿干都司管辖下的主要居民。但这部分女真人的后裔,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几经迁徙,逐渐发展,到明代末年(十七世纪初)以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回首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真可谓英勇悲壮,坚苦卓绝。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之内,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部族,即游牧部族和农耕部族。其分界大约在北纬四十度一线。二者既相互依存,又辄生芥蒂。经济文化层面依存源远流长,也就预示着制度面的归一势在必然。满族先世虽长期偏成东北一隅,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族人农牧双全,兼擅渔猎。当其把握契机,挥师中原,定鼎北京,君临华夏以后,以其特有的对两种文化内涵的颖悟,从全新的视角,用独创的方式观察、处理民族问题,终于完成了将两大部族融为一体历史重任,使万里长城永成陈迹。

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大势终难阻挡。满族上下学习中原文化蔚然成风,数十年间,即基本完成了文化主体的转换。道光以降,外患频仍,内乱又起。列强纷至沓来,狼奔豕突。清廷风雨飘摇,气数已尽,终有辛亥鼎覆,共和肇基。境内诸族整体认同感空前加强,遂有民国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举。

自此,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满族成为其重要成员,满族同胞中绝大多数已认同中华。从文化主体、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考察,满族是当今与汉族最为接近的少数民族。满族同胞与其他各兄弟民族一道,为建设新中国贡献着才智和力量。由于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之地,满族人口之大部分布于此。因而已经在并将继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戎. 民族社会-社会学的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滕绍箴. 满族发展史【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0. [3]郑天挺. 清史探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天良. 满族大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5]刘小萌. 满族的社会与生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6]李治亭主编《爱新觉罗氏家族全书》之《世系源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月第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3ad30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c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