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诗词与水果》,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诗词与水果
摘要:自古以来,水果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食物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水果的描写。
关键字:水果 诗词 古代
水果是指多汁且大多数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水果是对部分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统称。水果有降血压、减缓衰老、减肥瘦身、皮肤保养、 明目、抗癌、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一直以来,水果因其健康和营养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水果的描写,对此我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提到诗词中的水果,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荔枝。诗人称赞它“揉蓝雾雾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君王对贵妃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爱荔枝的除了杨贵妃,还有大诗人苏轼。绍圣三年苏轼被贬惠州,在这里写下了《食荔枝》一诗。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诗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诗中写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
樱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常吃能够让皮肤更加光滑润泽。这主要是因为樱桃中含铁量极其丰富,居各种水果之首。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铁是合成人体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樱桃可以代表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代表特别有活力的女孩子,可以代表很鲜活的爱情,它不仅象征着爱情、幸福和甜蜜,更蕴含着珍惜这层含义。樱桃英文名cherry,意思就是珍惜。南唐诗人冯延已的《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一树的樱桃带着未干的雨水红了。形容樱桃新鲜、诱人、天然和甜美。而蒋捷的诗中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除了荔枝和樱桃,诗词中常用的水果还有杏。杏是常见水果之一,营养极为丰富,内含较多的糖、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另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杏性温热,适合代谢速度慢、贫血、四肢冰凉的虚寒体质之人食用;患有受风、肺结核、痰咳、浮肿等病症者,经常食用杏大有裨益;人食杏果、杏仁后,经过消化分解,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两种物质,都能起到防癌、抗癌、治癌的作用,长吃还可延年益寿;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常吃有美容护肤的作用。杏子可制成杏脯,杏酱等;杏仁主要用来榨油,也可制成食品。宋·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翠柳,茂密如烟,只有拂晓时分,还有轻微的寒意,红杏枝头早已是蜂喧蝶舞,春意盎然,十分热闹。一个“闹”字“闹”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原本已大好的春光更点染得生机勃勃,盛意盎然、热闹。真可谓“闹”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朝诗人王涯的《春游曲》专写杏花,“万树
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万树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润着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浓郁。
桃李在中国有很多丰富的意向;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比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诗经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而后来,有因桃花繁盛美丽,常以桃花比美人。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说。当然,桃李寓意复杂,李白的诗中将品格低下的小人比作桃李,在诗中写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桃李比喻优秀的门生也由来已久,《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水果相关的诗词数不胜数,不能一一列举。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果做一浅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1abe3d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