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学习,成果,其他论文文档]论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

2022-04-22 08:40:0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预期,学习,成果,其他论文文档]论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欢迎阅读!
预期,成果,学习,构建,体系


论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预期学习成果;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别与普通学历教育教育类型,其课程的设置既要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又要满足职业教育的具体要求。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操作程序和方法,进一步说明该课程系构建模式的特点,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等技能型、技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还具明显的职业性、功利性、综合性和适应性特征],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近年来,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和以培养目标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等等,但其共同的缺点是并未改变教师为教学的主体思想,勿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基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而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在企业需求调研和学生基础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确定专业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既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基础状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高职专业课程构建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 1预期学习成果及其内涵

预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将获得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将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态度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将获得的工作态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预期学习成果根据学习的阶段、内容可划分为不同的级次。如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课程学习成果、单元预期学习成果和课堂预期学习成果等。 2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状况调查,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状况,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基础的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预期学习成果,最后根据专业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构建的程序和方法






31企业调研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高职教育的专业是针对行业人才需求设置的,所以,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前必须做扎实的专业调研。构建以预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需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学生基础状况两方面的调研。一是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包括行业人才需求调查、行业企业调查、企业岗位调查、岗位能力需调查和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等。二是学生基础状况调研,包括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职业基础能力、职业经历等。专业调研的方法一般采用个人访问、小组座谈会、问卷调查、毕业生日记式调查、查阅资料调查方法。 32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321职业岗位分析将专业调查所得的资料,根据国家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职业分类系统,按职业范围或工作领域逐一列出本专业的工作岗位、职业从业资格要求、专业技术资格要求、从业经历要求等,再进行归纳分析,将同性质岗位合并为岗位群,形成专业工作岗位频次表或频次图。

322岗位能力分析按照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等,分析确定履行职责对应的基本知识、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和岗位关键能力,并按岗位群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企业岗位群的态度、能力、知识需求频次表或频次图。 33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结果与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进行逐行比较,分析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的学习需求,作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需确定企业对各项能力的需求水平,并根据行业专家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讨论结果进行量化,一般划分为110个等级,其中1代表企事业需求非常低,1O代表企业需求非常高。同样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也需要量化,按照企业需求水平划分为110等级,其中1代表学生全无这方面的能力,10代表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二者的差值即为学生学习需求。

34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设计

教育教学规律、师资状况和教学资源条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结果,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进行转换、归纳,按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设计知识性学习成果,按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学习需求设计能力性学习成果,按综合素质学习需求设计态度性学习成果,形成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预期成果的设计是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关键,它上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下连各课程教学内容,所以,一方面要在对企业需求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确保毕业生完成专业学习后,能够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状况进行设计,确保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够达






到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的描述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它是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的结果,要有可评价性和可检测性。 35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预期学习成果,重新构建各类课程课程与预期学习成果的对应关系可分为三种:①直接对应式:一项预期成果由单独课程完成;②合并式:多项预期成果合并为一门课程,由一门课程完成;③分解式:对预期成果需要进行分解,由几课程完成。由预期学习成果设置课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也是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关键,因此,必须对各项预期学习成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组合、拆分,将相互关联的内容打包形成课程 4预期学习成果为本课程体系的特点 41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结合紧密

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纽带将企业的需求与课程设置有机的结合进来,不同的课程完成不同的预期学习成果,对应于企业相应岗位职责某一方面的能力要求,全课程体系完成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对应本专业所有就业岗位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的需求,使学校的课程设置能够紧密的结合企业的需求,能够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实现了毕业生就业零过渡。

42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成果为本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完成相就预期学习成果,既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教学效果有明确的评价,又给教师授课以充分的灵活性,即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4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成果为本构建的课程体系,从无论是学习完全部专业课程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还是各门课程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一目了然,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集群式、多元整合式和模块式课程模式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比较准确地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为自己毕业后的专向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44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成果为本的课程设置建立在学生培训需求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课程,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对知识重复学习和对学生已具备的能力的重复训练,使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95de1e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