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现象》,欢迎阅读!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现象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现象
倒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古人写作时为了 表达的需要,故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予以颠倒。如 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的 语序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我们阅读古诗词 时,如果不了解这种现象,就有可能误解文意,以致影响对 整首诗词的理解。古诗词中的倒装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倒 词、倒句、倒叙。
一、 倒词
倒词指的是词语顺序出现颠倒。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 倒装。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 车坐爱枫林晚”应为“停车坐爱晚枫林”。李清照《永遇乐》:“染 柳烟浓,吹梅笛怨。”正常语序应为“烟染柳浓,笛吹梅怨”。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 古柳卖黄瓜。”“簌簌衣巾落枣花”正常语序应为“簌簌枣花落衣 巾”。
二、 倒句
倒句指的是改变诗词中句子的顺序,一般是倒置诗词中
相临两句的顺序。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 楼月。”其正确语序应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李清照
《永遇乐》:“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其正确语 序应为“谢他酒朋诗侣,来相招,香车宝马”。苏轼《江城子•密 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亲射虎, 看孙郎”应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三、倒叙
倒叙是将事理的顺序倒过来叙述。 如张仲素《秋闺思》: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 何路向金微。”一、二句写思妇醒来时的情景,三、四句写她 的梦境,运用了倒叙写法。正常语序应先写三四句,再写一 二句。作者以饱蘸同情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晏 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 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 初见,两重心 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词的 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 及“当时”的情景, 米用的是倒叙,表现了词人的苦恋之情和孤寂之感。
古人为什么喜欢运用倒装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出于押韵的需要。诗词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 更能使作品具有节奏之美。为此,不少古诗词运用了倒装。 如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如果把“锄禾日当午”改为正常语序“日当午锄 禾”,那么“禾”与“土”“苦”就不押韵了。孟浩然《春晓》春眠 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把“处 处闻啼鸟”改为正常语序“处处闻鸟啼”,那么“啼”与“晓”“少”也 就不押韵了。
二、 出于平仄的需要。近体诗词每句各字的平仄有规定, 有时为了平仄协调,必须运用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正常的顺序应该是“竹喧浣女归,
莲动渔舟下”。作者考虑到平仄而使用倒装, 使诗句的平仄合 乎律诗的要求。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 还过女墙来。”“淮水东边旧时月”正常的顺序应为“旧时淮水东 边月”,诗句颠倒后,平仄正好与下句相对, 既合乎格律诗对 于平仄的要求,又使句子音律和谐,声调优美。
三、 出于强调的需要。有时,诗人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 情感,在写作时有意将词语的语序改变。如叶梦得《水调歌
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 霜信”。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 了强调词人晚年生活的凄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 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颠倒词序,突出了词人宦途失意的
辛酸和对现实的愤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8fdb8ad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