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英语论文资料库

2022-04-20 13:49: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英语论文资料库》,欢迎阅读!
英语论文,资料库,借鉴,意义,翻译
关键词:互文性 《德伯家的苔丝》 习语的翻译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英语论文资料

Abstract: According to intertextual theory,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carry out a case study with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and three of its Chinese translations, aiming to reveal a useful effort of intertextuality for translation of idioms. The author holds that all texts are with intertextuality, especially literary works; and translators should have abundant cross- culture knowledge;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y could recognize intersexual reference and understand or interpret the original s unique meaning and express correctly, so that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is faithful tomaintain the original color, and to product the original charm, and www.51lunwen.com to let it have the same original artistic value.

Key words: TESS OFTHE D URBERVILLES; intertextuality; translations of idioms



: 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中的习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说明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一切文本皆具有互文性,特别是文学作品。互文理论要求译者应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识别互文指涉,正确理解其独特涵义和进行正确表达。代写硕士论文以此尽量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具有与原作同等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互文性; 《德伯家的苔丝》; 习语的翻译

在英国文学史上,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经典佳作。整部小说文笔优美流畅,人物刻画真实感人,景物描写栩栩如生,风格多样,句式复杂,引证典故颇多。要将这样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名著译为中文,并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具有与原作同等的艺术价值,确非易事。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去加以解释。[1](P10)笔者认为习语的翻译可纳入这一困难之例。众所周知,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兼顾语言与文化两方面的差异,尽可能保留其民族文化特征。对于习语的翻译方法,译界许多学者做过众多研究并得出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不想在此讨论同一论题,也不敢对其妄加评论,笔者只想从互文性的角度对《苔丝》的三个中译本,即被西方文学界誉为“哈专家”的张谷若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张译)、孙致礼所译的《苔丝》(以下简称孙译)以及王忠祥和聂珍钊所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王译)中有关习语的翻译结合原著做一对比性研究,从而说明互文性对习语翻译的借鉴意义。






一、习语与互文性

习语(idiom)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汉语中还包括歇后语。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有着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习语本身通常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的精华和核心。习语的翻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还要尽可能保持其民族、地域特色,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信息传递。习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习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提出了一个“互文性”概念,可以用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为习语的翻译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互文性概念的原型启发大概来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巴赫金那里有一些并不特别清晰的提法,由克里斯蒂瓦进一步将它系统表述为一个包含了说话者(写作者)受话者和外部语篇等相互联系在内的三维的互文性空间,再进一步表述为水平互文和垂直互文等概念。[2](P84)平性互文强调的是发话人如何根据别人的话语组织自己的话语以便更好地http://www.51lunwen.com/translation/2012/0210/lw201202101935135005.html与别人展开对,而垂直性互文强调的是一个语篇“充满了其他语篇的片断”,人们在企图理解该语篇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关于这些其他语篇的知识[3](P127)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无论作为一种创作原理或阅读方式,都有重大的意义。它倾向于把整个文学史在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上连为一体,而丰富和加深对文学的认识。在翻译中,互文性反映两种文化文学传统的继承关系与转换关系,因此可区分为共时性互文(Synchronicintersexuality)(即一文本和另外的文本在同一时期的对应关系),历时性互文(Diachronic intertextuality)(即某一作品在本族文学史上的坐标地)和转换性互文(Translational intertextuality)(即通过翻译发生转换的互文关系)[2](P233)



二、互文性对翻译的影响

就翻译而言,互文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

1•互文性与理解

正如互文(Intertextuality)一词本身所指出的,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而与一个文本有关的其他文本就是互文(Intertext)。要想解读一部作品,首先得对该作品中出现的与以前的其他文学与非文学文本有关的典故、套用等进行发掘与研究,从而获得对该作品的正确释义。[4]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引用一些典故为其作品增添艺术魅力。因此了解并研究这些典故会直接影响译者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透彻地理原作。否则,只凭表面意义,则难免会掉入陷阱。互文性主要来自五个方面:源于希腊罗马神话、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6a10181bceb19e8b8f6ba7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