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复旦哲学考博经验》,欢迎阅读!
复旦哲学考博经验
本人已录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很幸运。现回馈社会,分享自己的点滴心得与体会。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个体具有异质性,成功经验不可复制,需因人而异。
①报考:复旦大学一般11月各个学院就开始陆续公开招生简章,经济学院大概是在12月初也会公布招生简章,可以参考历年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在研招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有公布;同时也会公布招生目录。招生目录需要好好看,因为每年名额都变动比较大(博士名额本来就很紧缺,能增加一两个都算是大幅调整了)。比如2020年金融学只招14个,但2021年招生目录公布招18个,这是天大好消息懂吗!(当然,招生目录公布的名额是包含硕博连续、直博的,所以普招可能是10个左右);再比如西方经济2020年招12个,但2021年减至为10个。所以,仔细研究招生目录,选一个好专业是很重要的。
②准备申请材料:选好专业,确定报考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申请材料。复旦自2020年以来博士招生是实行申请-考核,当然申请-考核也是趋势,基本上国内的985等好的学校都是申请-考核。申请-考核会关注哪些点呢?我的观点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科研(论文>项目>会议)>硕士学校>本科学校>本硕成绩>证书(cpa,cfa等等)>其他(实习经历、干部经历、社团经历) 当然,既然都准备读博了,我也认为证书、实习等等和科研不相关的都没必要往材料中写,除非你实在是没有经历可写了o(╥﹏╥)o。特别注意推荐信!能请大佬帮你写一封推荐信这是绝对加分的事。报考老师在都不认识学生的情况下,而你有一份大佬的背书,你说管不管用?!当然,大佬愿意给你背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很优秀了,对吧。
③笔试:审核结果大概在2月末或是3月份才会出来,挺晚的。所以不要等到审核通过了在准备笔试,一定要提前学习、提前准备笔试复旦的话是考四门:考核内容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每门25分,合计100分。笔试很重要!!!一般来说,笔试会刷掉2/3的申请者,所以笔试一定要好好复习!好好复习!好好复习! 坦白说,复旦的考试还是很公平的,我们这届有好几个复旦本校的笔试都没过,所以好好复习笔试吧。
考试推荐书目如下(但其实我当时没有看这么多,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都看看): 书不在多,重要的是看一本就一定要看透
宏观:《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王弟海)重要模型如Ramsey、OLG、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等等必须要会推导 《高级宏观经济学》(罗默)前六章的模型和王弟海的一样,但模
型推导方式不同,可以和王弟海的书配合一起看,但还是以王弟海的书为主。 《高级宏观经济学》(袁志刚, 宋铮) 部分章节可以看看,很简洁
微观:《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所有章节,习题要烂熟在心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所有章节,习题要烂熟在心 《高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 有时间可以看看
计量:《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伍德里奇)或者《计量经济学基础》(古扎拉蒂) 二选一就行,看透,理解!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 《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版) 特别注意:历年真题都必须要做,并且会做,基本每年都会考1-2个原题即使不是原题,考察的思路都是一样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的课本知识,我们也要关注一些时政热点,特别是我们国家颁布的文件或是一些大事,还要关注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些贡献等等。基本上,每年都会考一道课外题。 ***打个小广告:学长出售自己的复习真题(含答案哦),还有一些学习笔记。学弟学妹可打“骨”折*** 整体而言,个人觉得复旦经济学院考博的笔试难度不大,需要我们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时政热点分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是否能够进入面试并不单单取决于你的笔试成绩的绝对数,而是取决于你们整个专业的水平,即你的成绩在报考专业的排名。要是报考你们专业的牛人多,可能打80分甚至更高也不一定能进复试,所以选择专业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此,在准备笔试的时候也不要抱着过线的心态,一定要有比别人多会一点的态度去学习、思考。退一步说,经济学理论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特别是数理模型,是以后博士研究的重点,一定不要排斥,好好学。博士可能也会学习这些内容,这不正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了吗。
④复试:复试的话,具体的复试流程在笔试结束后,学院会给进入复试的人发邮件,里面包含了哪些环节,要准备的材料等等事项,详细可见各学院官网。包含:英文口语测试+中文面试 英文口语问答环节因人而因。我当时只问了一个英文问题,回答大概3分钟就结束了。口语提前先准备一些英文的回答套话,当然礼貌必不可少,Have a good day...... 然后是中文面试。主要是结合你的研究方向、科研经历及成果问一些问题。也会问到一些时政热点,这部分我觉得主要是考察你对经济事件的敏感度吧,考一时的认真可能不太行,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期间,肯定有老师会怼你,但记住老师不认可你的看法的话,你可以有适当的阐述,但一定不要和他争论。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老师会扮黑脸怼人的,这也是考验你。 科研经历及成果,有论文的会问具体论文的细节,比如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去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1b2a9a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