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杜甫传》有感22》,欢迎阅读!
总结
自信
——读《杜甫传》有感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楼》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绿色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就是杜甫。谈及杜甫,一首首爱国诗歌无疑成为了
他最好的代名词。可是才华横溢的背后却埋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 。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
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作者笔下陈述的杜甫是我万分敬佩。他的文采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我最欣赏的是他的自信。杜甫的仕途是很坎坷的,但他从来不会因为失败的打击而否认自己的才华。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坚持着对国家的期望,坚持着对梦想的追求。如果说“诗仙”李白的作品能让人沉浸于诗歌浪漫的美境,那么“诗圣”杜甫的笔墨却是让我们体味到诗的“自信”——将自己的心寄予诗中的美丽。当看到杜甫是那么努力地追求梦想,是那么地坚信自己能行,我的心就会不停地问自己:你自信吗?我的回答是犹豫的。因为自认为充满信心的我在读到杜甫
的那种信心后怯懦了,与之相比,我的自信似乎太过随便,以至于忘了自信的根本动力
——梦的追求。我想,这种领悟是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诗人教会我的。
固然自信,杜甫却逃不了命运的捉弄。困苦的生活和家人的逝世也使杜甫获得了体验社会的机会。他发现了统治的黑暗,他盼望着光明的苏醒。于是,他创作了一首首爱国诗歌,
用诗反对黑暗;用诗体恤民情;用诗报效国家。 一个爱国的诗人不足为奇,但杜甫确实值得传颂,是他面对痛苦有着挫而不妥的顽强意
志和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是他的自信成就了他。 《杜甫传》给我的启发很大,它使我更加地热爱我的祖国,同时也热爱着我自己。生活不管有多么艰苦,都有他的美。杜甫是最好的标榜。
或许贝多芬,爱迪生都会让我们感动,但我在杜甫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光辉,一种爱国诗人都拥有却又有着微妙诧异的“自信”。 我读了本好书,确实如此。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对中华文明的独特影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中的精华。韦伯就曾说“作为中国版图和文化的真正奠基人,唐王朝彪炳千古。” 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现出雄浑、典雅、洗炼、自然、含蓄、豪放、飘逸等多姿多态的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唐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
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初唐的诗作弥漫着梁陈余叹,大都以建功立业为多,诗中充满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其中尤以初唐四杰的作品为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生起了团团的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明媚的阳光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流露出豪迈之情。
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推动这个时代诗歌到另一高峰。山水田园诗,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
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盛唐边塞诗则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诗史”杜甫,在他飘泊四川时,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感人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意为白日里纵情高歌,还须开怀畅饮。这里“白日”也有唐王朝收复“蓟北”安史叛军的老巢而转危为安的象征。杜甫经历了唐朝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故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拟人,移情于物,足见诗含蕴之丰富。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通过李龟年前后的遭遇,抒写世事沧桑之感,感情深藏不露,语及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江南,原应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之处,如今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使我们感受到那场浩劫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中唐时期面对安史之乱后的现实,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了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这个时候诗歌的主流是现实主义。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的优秀诗篇,他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
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寒食》是韩愈作得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这首诗首二句写仲春之色,后二句暗含讽喻之情。通过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达到讽喻目的,含隐巧妙,入木三分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晚唐正是大唐帝国日落西山之时,诗坛更多的诗歌显示了余晖之绚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首诗中,“夕阳”明显地含有国事日非的忧虑,语浅意深。在这种自然物的变化中,传出了一种无奈的心境和惋惜的情绪。他就是以象征性意象传达出沉重的悲剧感受。“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想到自己空怀很大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施展,想到友人张祜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因而同病相怜,吟出“尘世难道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这样的诗句。
诗歌,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唐诗作品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对我们研究唐诗,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c26d34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