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原文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教案 一、课前游戏 看图猜古诗 二、揭题
刚才咱们读的最后一首《所见》,写得是牧童白天放牧的情景。放牧归来,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的古诗,揭题。 简介诗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谁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评价。
相机指导:多音字铺为什么读铺呢?
第四句中有个平舌音容易读错。课件出示蓑衣 指生读。这个字在哪首诗词中学过? 知道蓑衣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看注释。 3、齐读。
四、有板有眼地读
1、提示七言诗的停顿,生练读。 2、师配乐范读。
3、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注意反馈时的引导。抓“铺、野、明”,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4、齐读。用手势指挥。
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牧童?相机板书悠闲自在 五、品读感悟
1、从哪儿能感受到牧童的悠闲自在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吕岩走进牧童的生活吧! 2、出示一二句,指生读。
诗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3、那是怎样的草啊?你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得到? ①“六七里”感受草原的广阔。 ②“铺”舒服和辽阔指导感情朗读 4、男女生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草原。(课件出示图) 你想听到些什么样的声音?
6、此时的草地上正传来了―――听(课件几声笛子) 那是晚风吹来了牧童的笛声啊!引读第二句 7、牧童他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链接诗句。
8、笛声三四声,吹尽了他牧牛的乐趣,悠闲的生活。引读――第二句
9、笛子不是用来吹的吗,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弄”字呢?他到底是怎么吹得呀! 链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体会“弄”表达的意味,指导朗读。
10、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境啊!引读一二句。
11、牧童就这样悠悠地回来了。回到家后,他又做了些什么? 出示三四句。
12、你又从哪体会出牧童的悠闲自在呢? 13、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快乐。小组读。
14、诗人吕岩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 谁能读出他的这种渴望?
15、看着这些准确传神的词,你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吗? 16、(配乐)看着课文的插图,背诵古诗。 六、拓展
1、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弄笛、卧月为乐,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儿童,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2、课件出示《池上》《稚子弄冰》 七、小结
我知道同学们在积累古诗时有很多好方法。今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古代儿童生活的快乐,你们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句诗、一个场景,配上图,用画面表现出来。还可以配上熟悉的曲调,尝试着把这些古诗唱一唱。当然你们还可以试着演一演。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教学反思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三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efc35c4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