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贴窗花的传说

2022-11-01 02:03: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习俗贴窗花的传说》,欢迎阅读!
春节习俗,窗花,传说
春节习俗贴窗花的传说

贴窗花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那你知道春节为什么要贴窗花吗?

风俗 | 中国春节为什么贴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的组成部分。是民间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春节最盛行的活动。每年一进入腊月,农村巧妇,便以彩纸手工纸或写春联的红纸剪制自己心爱的窗花,有的赠送邻舍亲友,有的本家贴用。城乡集市,卖窗花者,架窗于街头,男女老幼,熙熙攘攘,争相选购。新年前夕,掸尘扫房,家家清洁,窗明几净,均在雪白的窗纸上贴满红红绿绿的窗花,与鲜红的对联相映衬托,别有一番风韵。

年节贴窗花,历史悠久。它与剪纸同出一源。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述有西周初期,成王用桐叶剪成圭的图像,赠给其弟叔虞.封他到唐国今山西翼城县去做诸侯的故事。又有诗传:“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恐怕这就是剪纸最早的记载了。我国没有纸以前,树叶、金银铜箔、绢、皮革等,曾起过纸的作用。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应用与普及,剪纸便顺利地发展起来。《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初七“剪彩为人,或镂金泊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说明剪纸随着民俗的形成,从工艺品的纹饰扩展到节日仪饰和美化头饰上来。

民间窗花随同剪纸艺术,经过历史长河,生在山村乡下,长在万户千家,具有古老纯朴,散发泥土芳香的地方特色。因为襄汾地处黄土高原,天旱少雨,贴上窗花可保持很长时间,一般一年一换,窗花透过阳光,显得格外鲜艳。为了结实和具有一定防风沙能力,往往线条比较粗壮,连接紧密,形成了一种浑厚、朴拙的风格,显示了高原粗犷、剽悍的特有气质。郭沫若先生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准确而又生动地概括了我国剪纸艺术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特点。

窗花,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传统的窗花,大多来自农村巧妇和民间艺人的独具匠心。他们心里有谱,手中有功,不打草稿,剪下生花。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胸有成竹地剪出,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剪出人物、鸟兽、花草、虫鱼等一幅幅美丽吉祥图案。如“凤凰戏牡丹”,互借“凤凰栖牡丹”的典故;“龙凤呈祥”,互借象征着姻缘的美满与高贵;“刘海戏金蟾”,象征着纯真爱情;“喜鹊登梅”,谐音喜上眉梢;“柿子如意”即事事如意;公鸡与牡丹寓意光明富贵;牡丹、花瓶、鹌鹑之结合又谐音富贵平安;儿童莲花谐意“连生贵子”;石榴、蟠桃、佛手三种果实组合寓意多子、多福、


多寿;鹿鹤互借为陆六合同春,邻睦相处;还有摇钱树、聚宝盆之类,盼望发财致富。凡此种种,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传统的窗花,虽然形式简单,但在年节以“鹅黄鸭绿鸡冠红”的五颜六色,贴在新糊的洁白窗纸上,确实给人以春满人间,万象更新的感觉。凡临场观看者,无不心花怒放,欢乐之情油然而生。几方彩纸,竟然起到如此强烈感染的作用,把节日的喜气顿时注入人们的心扉,这就是传统窗花艺术的魅力所在。

窗花,不仅是装饰家庭,美化环境,增强节日气氛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测验新媳妇是否能与巧的一项内容。所以,有的地方当年娶来的新媳妇,要在腊月住娘家时,剪制很多窗花,于除夕前带回婆家亲自粘贴,届时,邻居媳妇、姑娘及剪纸能手,还要前来参观品评。因此,当妈妈的,总要对未出嫁的姑娘传授剪纸技术,以免嫁后出丑。至今浮山县还流传有剪纸民谚:“一剪高天明月亮,二剪兔儿灵芝草,三剪凤凰双展翅,四剪鱼儿水上漂,五剪五百真罗汉,六剪松柏叶儿尖,七剪牛郎配织女,八剪嫦娥手儿巧,九剪仙女下凡来,十剪菊花傲霜开。” 春节习俗丨二十八,贴窗花

百节年为首!陇南礼县发布微信推出春节年俗新媒体报道,从小年到正月十五,带你重温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体会那浓浓的年味儿。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年廿八,洗邋遢”。家家户户进入备主食、扫屋子、迎新年的节奏了。这天,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和窗花。你家呢?后天就是除夕啦,转起迎接!

腊月二十八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味渐浓,准备贴花花啦~

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d477bb2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