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食篇.舌尖上的中国》,欢迎阅读!
美食篇.舌尖上的中国
作者:吉忠兰
来源:《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 2018年第7期
名家引路
打开用桐油叶包着的桐油粑,一暇桐油的请香就弥漫开来。桐油粑是用糯米做的,中间有腌菜和喏肉做的馅儿,油汪汪的,又香又糯。我把头埋在宽大的桐油叶呈,吃得抬不起头来,觉得从来设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最喜欢烧灯盏窝。将盛了拌好的米粉的小铁碗放进烧红的油锅呈,看着米粉“嗞”的一声膨胀起来,伴随着一阵诱人的香气,成了一只小碗的样子,并渐渐地变黄。
——彭学军《腰门》
小试牛刀
看了作家的例文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呢,不同的小作者有不同的切入点,一起来看看吧——
从制作方法上描写:
马脚杆是我们壮族的一种特色美食。它是用芭蕉叶包着糯米炸制而成的。马脚杆里的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它是用药草粉加水浸泡而成的。糯米里还有蜜枣或者腊肉做成的馅儿,再用芭蕉叶包起来,切成一片一片的放进油锅。随着“嗞”的一声响,马脚杆顿时穿上了一件油亮亮的金色外套。妈妈麻利地从锅中把它们捞起来,我抓起一块,畦,好烫!我不停地把马脚杆在左右手中换来换去,等不及凉,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
(云南省文山实验小学三年级李金恒)
面窝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武汉小吃。它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和黄豆磨成米浆,加入香葱、生姜和盐调味,先在面窝勺里撒上一些芝麻,再倒上米浆,浸在油锅里用大火炸制而成。炸好的面窝全身金黄,吃起来酥脆蓬松,外焦里脆,配上一碗牛肉米粉,真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三年级吴竹瑄)
糕圈是内蒙古人必备的年货,每年奶奶总要准备很多。只见奶奶把黄米面用慢火炒熟,加开水和成面团,连盆带面放到热炕头,用大被子蒙起来,发酵两三天,再把面和匀,捏成圈状,下锅炸熟。刚出锅的糕圈皮脆内软,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吃起来软软甜甜的。炸熟的糕圈还可以冷却储存起来,需要吃的时候再用蒸锅加热即可。但蒸出来的糕圈软软塌塌,失去了刚出锅时的香脆,所以人们都是现炸现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验小学五年级王斐燃)
红糖糍粑是我最喜欢的小吃,每天放学时,我总要在校门口卖糍粑的小摊买上一份。糍粑是用糯米做的,把糯米用水泡两个小时后捞出蒸熟,放进石臼,用木槌擂成又黏又韧的米团,糍粑的主料就做好了。卖糍粑的老爷爷会把做好的米团放进一个铁桶,这个铁桶足足有半人高,一边是摇柄,另外一边有两个大拇指粗的圆孔。只见他右手握着摇柄摇一圈,两小段雪白绵软冒着热气的糍粑就从小孔里出来了。老爷爷拿铁片把它们切成十小块,放进盛满黄豆面的大盘
子里滚一滚,让小糍粑全身裹满黄澄澄、香喷喷的黄豆面,再盛到纸碗里,淋上甜甜的红糖,一碗香甜的红糖小糍粑就做好了。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实验小学三年级 罗期文)从吃法上描写:
豆浆粉是建瓯的特色小吃。它制作简单,将粗米粉煮软捞进碗里,撒姜末与葱花,倒入煮得浓浓的豆浆,再加适量盐——它使豆浆更香甜,滴几滴麻油和黄酒,就大功告成了。冬天的早晨,我最喜欢吃豆浆粉,先喝上一大口热气腾腾的豆浆,一股暖意从胃部延展开去。捞一筷子粗粉塞入嘴里,嚼碎,再灌上一口豆浆,一起咽下肚,嘴里便溢满了姜末、葱花与豆浆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五年级
张馨予)
说起拔丝地瓜,那可是我的最爱!热气腾腾的糖衣包着黄澄澄的地瓜,用筷子夹起一块,糖丝会随着我的动作被拉得很长很长。我喜欢把头凑过去,咬断糖丝,但总是会粘得满脸都是糖。拔丝地瓜刚一入嘴,一股烤地瓜味儿混着糖味儿就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又甜又糯,让你吃完一块准还想吃第二块。
(上海市同济大学实验学校五年级 肖 遥)
长沙的臭豆腐十分有名。生豆腐胚一层层整齐地腌在木桶里,吃的时候拿出来放进油锅里炸得两面焦黄喷香。出锅后,我喜欢在每片豆腐上戳一个小洞,浇上一勺熬得浓稠的蒜泥骨头汤,盖上一层鲜红的剁辣椒,再撒上一点儿碧绿的香葱和香菜。还没开吃,我就已经垂涎三尺啦。热腾腾的臭豆腐外脆内嫩,吸饱了美味的汤水。虽然入口有点儿臭,可越吃越香,微微有点儿辣,却辣得恰到好处。
(湖南省长沙市滨江小学五年级 向家林)
带着思念回忆故乡的美食:
碗托是我的老家——山西的特色美食,我每次回老家都百吃不厌。在荞麦面中加入盐和五香粉,用凉水和成面糊,舀入碗里,放入蒸锅蒸大约40分钟,再晾凉,放入冰箱冷藏几分钟。一碗粉白微青的碗托就诞生了。它质地细腻,柔软筋道,健脾胃、清燥热。吃的时候,可直接用薄片小刀在碗内把碗托切成一个个菱形的小块儿,然后浇上醋、蒜泥、芝麻、辣椒末等调料,我们还会将热豆腐、驴肉、麻花等和碗托混合,用竹签扎着吃。碗托入口细嫩、爽滑、筋道,还有一股淡淡的荞麦面特有的清香。哎呀,不能再说了,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验小学五年级周昊睿)
排又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每次回北京,外婆总会做给我吃。它的制作方法十分复杂,把用鸡蛋、盐、水、油和好的面团,擀成大圆薄片,再割成十二个小片,每片大约有成人的半个手掌大小。把两个小片叠放在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麻花一样的排叉就做好了。把它们放入滚热的油锅中,只听“嗞”的一声,排叉冒着泡,开始翻滚起来。当它们的颜色从淡黄色渐渐变为金色时,就可以用筷子把它们“请”出来啦!每次外婆做排叉时,我都会眼巴巴地守在一旁,排叉刚一出锅就拈起一个放进嘴里。嘿,又脆又香,上一个还没吃完,我的小手就已经去抓下一个啦!
(上海市海桐小学四年级 陈贞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763545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