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美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欢迎阅读!
在美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美育成分;以美育方式深化教育,能推进教育全面发展,还能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感受自然美、社会美的能力。美术课堂要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育作为优秀文化是育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美育 渗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有美育成分
爱美是人的天性。马克思曾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可运用艺术美育趣味性、形象化、潜移默化的特点,变单调重复、抽象枯燥的德育方式为形象生动、趣味盎然的美育方式。渗透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象化载体,尽可能地赋予德育内容以美的形式,将抽象化的大道理融于可感可触的画画、戏境和曲韵中,引导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中主动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努力做到把美的特性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现实美,学生不能只生活在特定范围内,必须超越德育课堂,主动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与社会生活中。 1.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当让教育对象感受到祖国自然的壮美,培育对家乡故土的依恋之情。例如我们开平碉楼与村落景致就是一部培养感受自然美与故土情怀的活教材。 2.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欣赏与创造社会美的能力。
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所呈现的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例如校园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抓手,开展“洒扫应对”、“日行一善”、“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网上公祭”等主题活动;我市各中小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如开展“我的校名我书写”活动,还有“母亲节感恩家书”比赛、“最美声音”比赛,以形象有趣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真正掌握、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以美育方式深化教育
1.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习总书记提出:要树立美育教育的高情远意。把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当作发展其他各项教育的着力点,不仅能有效净化学生心灵、推进教育全面发展,还能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美育教育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优秀美育传统及汲取世界文明美育精华。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比如中华传统典籍《史记·乐书》中有“德音谓之乐”“乐者,德之华也”,指出音乐具有对人的品德进行教化教导的功能,只有具备育德作用的音律才能称之为乐。而儒家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乐”结合的目的是使人们的内心审美情感反应和外在举止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孔子还提出“礼、乐、射、御、书、数”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称之为“六艺”,其中“书、乐”即书法文字、音乐的教育,也就是指美育。
三、课堂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新课标将“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课”改为“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
因而,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该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的人文视野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得到拓展。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用画笔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艺术视角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所感,所体现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正是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2.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具体的课堂中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美育作为优秀文化是育人的重要精神力量,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美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塑造美好人生,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能够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造就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丽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
[2]朱忠元 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J].甘肃高师学报,2002,(04)。
[3]李健夫 著 现代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2a6938e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