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系列》,欢迎阅读!
作文写作技巧—:审题技巧
审题就是为了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出题者出题的意图,如果没有审好题,即使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材料,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请记住下面的“口诀:
题目要求先搞清,标志题眼要辨明; 明确题旨和范围,确定体裁和人称; 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与环境; 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处任你行。
考场作文命题有以下几种形式:命题、半命题、命意(供材料作文)、话题。 审题步骤: 一、审文体形式:
命题、半命题、供材料(命意)、话题。 二、审写作内容:
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就记叙文而言,就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记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
如:《记一件难忘的事》。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要求写事的文章。 三、审写作重点:
找准了文题所要求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选材也就有了目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趣事》《童年忆趣》《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它们的题眼分别是“有意义”“难忘”“趣”“拨动我心弦”。 四、审文题限制:
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的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不偏题。
1、弄清时间限制。《童年趣事》时间限定为童年,所写的事要发生在自己或他人的童年这一特定的背景。
2、弄清处所限制。《街上见闻》《放学路上》与《课余生活》,前两者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在街上或放学路上所见所闻,而后者发生在校园。
3、弄清数量限制,《记一件铭刻心间的事》《记我作文中的一件事》《记我学作文中的二三事》前者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后者则是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段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
1
4、弄清人称限制。例如《老师,我要告诉你》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内容。例如《我的故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如何区别?
5、弄清蕴涵的意义《落叶》《路》《泥土赞》„„这类比喻型、象征型、引申型题目,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深刻。如课文《炊烟》《小桔灯》。《落叶》《路》《泥土赞》有什么象征意义?
6、弄清难辨型命题之中的关系如〈我逐渐了解他〉容易写成〈我了解他〉这就需要我们注意“逐渐二字。〈告诉你一件新鲜事〉告诉指出过程,你是告诉的对象。 【审题导练】
文题一: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点拨]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老师,可以写记叙文、散文、书信体等等
提纲: 文题二:我又想起了___________那句话(爸爸、老师、同学„„)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点拨]半命题作文。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横线上所填的应是一个人。宜写成记叙文。题眼,一个“又”字值得细细咀嚼。“又”表明那句话不是初次听到,“又”暗示那句话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
提纲: 文题三:①我家的常客②我家的稀客
2
请从上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点拨]二题都可以写成写人为主的文章。当然将“客”理解为某种“物”也未尝不可。 “常客”,可写其方方面面;“稀客”,只宜于写一、二次特殊的印象,无论是写“常客”还是写“稀客”,都应把客人放在“我家”这个环境中来写。
提纲: 文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据报载,美国有个富翁规定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谋生一次。每当那天早晨,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儿子送到闹市区,赶儿子下车,令其自想办法谋生,傍晚他再驾车接回儿子。尽管往返所耗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的生活费,但富翁却乐此不疲。
[点拨]此题较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绝不可能写成说明文。若写记叙文,就应以材料提供的内容为骨架,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次要人物,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写成一个有头有尾、有声有色、可触可感的故事。若写成议论文,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论点。
提纲 文题五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时间,一是青春。”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这些,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话题作文,文字材料只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的一段导语。“失去”后才知道可贵是写作话题,也是本次作文中心,但不是本次作文的题目。本次作文的题目是自拟的,不宜写成说明文,可灵活选用其它各种文体。
提纲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46059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