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欢迎阅读!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枣阳市琚湾镇蔡阳中心小学:潘 勇 李海英 李卫进
【摘要】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
缺少发现”。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越来越多的美,还要用美好的心灵感受这些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越来越多的美!让美永驻我们心间!
【关键词】发现 欣赏 创造 教学 应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审美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足的,他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在和谐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用眼睛发现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更强调:“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不注意观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首先,教师本身应该熟悉生活,恰当选择最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典型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要为突出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美,花是自然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红玫瑰、黄菊花、蓝杜鹃、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此外,树木、动物等等。带孩子去自然界,给他们讲解各种颜色及构成的画面,让他们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他们就能从中吸取美的养料。儿童的生活、活动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给孩子更多的活动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彩笔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
其次,我们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设计生动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例如,进行《留住秋天》一课教学前,我搜集了有关秋天的景色画面,制成课件,教学时为学生播放,使学生走进了秋天,看到了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风送爽,红叶似火;看到苹果熟了,柿子红了,松鼠采野果,喜鹊忙做窝……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感受到了秋天,发现了身边平时没有感到的景色之美,自然激起了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那些形象生动的、大量的关于秋天的画面,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满足了孩子们的心里需求,符合儿童的心理习惯,令他们耳目一新。看完后我趁机由此导入新课。逼真的屏幕图像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以描绘的问题进行了形象化的处理,大大地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费事劳神的重复机械劳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十分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最后,激发学生在自我欣赏中的成就感。课堂上,学生的作品被贴在了黑板上,每个人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人人都想做最好的。那么,一些绘画基
础薄弱的学生会怎么想呢?难道他们就不成功了吗?“我的画肯定是不好的。”“我可不敢把画展示在大家面前。”“我是永远没有机会的。”“作业发下来赶快扔了吧。”……这些孩子也许会这么想。那绘画对他们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负担。教师要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画中话”讲出来,让他们发现画中的美,看到自己的成功。引导学生拥有一份对他人的欣赏之情。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如今,我们已不赞成用“像不像”、“好不好”来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的绘画作业,因为这样的评价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会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应鼓励学生以发现他人的优点为主进行互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美,更学会了欣赏美。 二、用智慧欣赏美——创设有益的审美环境
美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美术面前都能有所感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教育功能,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作品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为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的内涵,我充分利用跟教材有联系的课件,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作品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发挥美术欣赏教学的直观特性。
如:在小学二年级的一节美术课中有《春天》、《秋天》课题,这节课如果用口头讲,很难形象地描写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色,因为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学习精力易分散,欣赏能力轻差,我运用了幻灯教学: 第一幅《春天》幻灯片,这幅画的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柳树发芽、万物生长、水塘的水面上形象颤动闪烁出光影,郁金香、杜鹃花,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遍地盛开。第二幅幻灯片《秋》,画面上展现了透明、金色美丽的大自然画面,田园里金色的稻谷,果树上挂满了苹果和梨,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人的景色,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活跃的脉搏, 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增加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产生了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大家学好美术的信心。它改变过去上美术课一支笔,一张纸,老师画什么,学生跟着画什么的注入式教学法,采用启发式欣赏教学法让学生从欣赏中学会审美,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进行欣赏教学中,我注意用大屏幕放映动感的、放大的白石老人的《荷花》作品,再顺其自然地讲到“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还有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用大屏幕放映后更显得气势磅礴,让孩子们充分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进行欣赏课《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教学时,我运用生动绚丽的CAI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锦绣河山,学生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红墙绿树的倒映,如身临其境,愉悦之情自然而生,幸福之感由然而起。唤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让他们在山光水色的陶醉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养,激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三、用心灵创造美——体验审美成功的愉悦
学生是美的体验者、欣赏者,更是美的创作者。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下,美术教育应着重其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艺术不是教出来的,应侧重发倔、唤醒学生动脑去想象,去创造,那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是极为重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象消息,包括平面的、立体的、甚至是光影结合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素材来触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大量的感性的形象思维与理性的逻辑思维相互作用就能激发新思想、新思维,这对于启迪思维形成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审美想象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活跃的联想,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个体创造力,以便学生以后的创作和表现。
美术创作学习既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和谐课堂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还让学生创造美。如,《校园写生》这一课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画法与步骤。该课要求用两课时完成,第二课时主要表现画面的明暗。教学时设计利用投影片配合讲课,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定位、画基本形、画轮廓),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画明暗)。将这四个步骤分别画在四张投影片上,再将四张投影片连为一体。演示时,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定位),在第一张投影片的基础上展示第二张投影片——画基本形、第三张投影片——画轮廓,引入新课后,我再重点讲评第四张投影片——画明暗,并指出轮廓(如房屋的暗面,树的暗面等)都用线条按结构排列,线条的勾勒要有疏、密、重、轻、远、近之分。因此学生们能够由浅入深地领悟和把握本课的知识点。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把学生在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事物和现象展现在面前,扩大他们的视野。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从而发展了智力,尤其是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师来说,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美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提高美术鉴赏、表现、创造的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美术、享受美术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不断运用、探索、寻找规律,获得方法,最大效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进行美术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在课程改革的百花园里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张桂木主编。 4、《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21977cb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