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评课稿

2022-12-22 04:3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展开与折叠评课稿》,欢迎阅读!
折叠,展开
展开与折叠评课稿

展开与折叠评课稿





这一节课总体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师生配合默契;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活动时间也较充分;教师语言精,学生活动的成果也较多。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针对以上这个活动片段,对于如何把握一数学课中的活动过程有几点疑惑,并提出本人的一些粗略看法,以共商讨。 1、怎样安排活动,才不至于上成手工课

课堂上人手一把剪刀,胶带纸满天飞,学生每人都忙的不亦乐乎.让人一看会认为那是手工课,而不是数学.怎样消除这一误会呢?我认为注意以下几点①带点问题操作。数学课上的每一个活动的设置都是有目的的。上例中的活动过程,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主动操作寻找展开图的类型,己亲自参与揭示知识的过程,并能用所获取的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二是通过活动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目的,并能逐步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止这一活动这样,其他数学活动亦然.所以不能在课上只布置一个操作任务“你们将正方体展开吧”,就没有下文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上文中提到的教师提了“展开图的形状一样吗?”“会有多少种展开图类型呢?”“怎么剪?"等问题,让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步骤都有目的。②操作中加点适当的指导,带点适当的总结。方法上有指,结论上有总结。学生的思维毕竟有限,适当的点拨有利于他们思维的拓展。上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所展示的结果有不少是重复时,带领学生一起将重复的拿掉,就是结论的总结。若当时能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已有的的图形的展开方法,就在不知不觉中提示了展开方法,即改变剪正方体的棱的方向、顺序,就能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③活动过程中少些不必要的操作,例如上例中的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折叠起来,这一过程只不过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图形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添加粘正方体这一环节。 2、怎样把握活动时间的长短

学生是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但并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发现”。毕竟依靠一节45分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是不现实的。其实数学活动过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52f5c3c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