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永远在路上》,欢迎阅读!
永远在路上
还是在学生时代,我就喜欢写写画画,最初的涂鸦,天真而幼稚,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写作的执着坚持。初中时,学校有份校报叫《雏鹰报》,语文老师将我的一篇作文刊发在了上面,我第一次知道了那就叫发表。后来进县城读中师,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大以及视野的不断拓宽,我感觉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便用文字的形式,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当时,四川有份叫《巴蜀师苑》的报纸,专门面向师范生发行,我便以它为阵地,频频在上面登台亮相。文章的不断发表,也增强了我写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九九九年,我参工了,回到了我的故乡,四川省宣汉县柏树镇,在一所村小任教。工作之余,我仍没忘记拿起手中的笔,写心得,写体会,写刚参工的心情。后来,面对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的笔,渐渐地放在了我的学生们身上,我开始写儿童文学,写孩子的天真烂漫,写校园的纯洁美好,写他们成长的烦恼与苦闷,写他们内心的渴望与追寻。也许是上天的垂爱,我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频频在《少年时代》《青少年文学》以及本地的《达州日报》上发表。尤其是《达州日报》的编辑们,他们在写作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鼓舞,他们甚至不惜版面,曾以专版的形式推出过我的一系列校园小说。他们对我的扶持,我永生难忘。
至于微型小说,那一直是我想写但又不敢轻易尝试的一种文体,我敬畏她。2009年,我曾经的语文老师刘靖安从成都来到宣汉县,参加一个叫“名家进宣汉”的文学活动。当时,我很激动,会后,我找到他,向他表露了我也在文学这条路上艰难前行。刘老师听后,很激动,尤其是当他听说我也能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时,更是感到欣喜。他鼓励我说,写微型小说吧,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再说,在读了你的文章后,我觉得你适合写微型小说。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了由儿童文学转向微型小说的大胆尝试。
这条路很艰难,在经历了一次次退稿后,我的微型小说首先在《达州日报》上发表。后来,我开始向外投稿,在《百花园》、《短小说》、《北京日报》、《天津日报》、《金山》等刊物上亮相。随着文章的不断发表,我写作的信心也越来越大,写作也越来越勤奋。不仅如此,我又开始参加各种征文赛。我常对自己说,上天一定会垂爱勤奋的人,是的,我付出了,当我洒下一颗颗汗水时,我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微型小说《窗台上的麦穗》荣登“首届2009——2010年度四川省优秀小小说排行榜”,《永远的仙人掌》荣获2012年首届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优秀作品三等奖,2013年微型小说《位置》获得由《北京日报》和北京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我的短小说”有奖征文二等奖。
我今天的获奖作品《小河悠悠》,是一篇我比较满意的作品。由于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在乡镇,十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无数次地走到乡村去,去家访,去看望贫困生,去探望一些空巢老人,去调查一些留守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留守女人。也许,社会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关注比较多,但对留守女人的关注却较少。而实际上,留守在农村的女人生活更不容易:她们家的男人进城打工了,她们在顶起自己那半边天的同时,还要顶起男人的半边天。她们要干完所有的农活,要带孩子,要赡养公婆,要承担所有的家庭重担。当然,正如我在《小河悠悠》中所写的那样,她们还要忍受情感上的煎熬,她们知道自己男人打工的地方都是些纸醉金迷之地,她们爱自己的男人,却时时提防着他们对自己的背叛,可又苦于鞭长莫及。在村里,他们谨言慎微,因为男人没在身边,瓜田李下的道理,她们还是懂的。所以,坚强而不易的留守女人们,更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我让“翠花”、“菊花”、“香秀”这三个留守女人,共同在那个流水悠悠的小河边,唱了一台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台戏”。我把她们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困惑和无奈的挣扎、彷徨,以及她们对自己家庭和婚姻的捍卫,于俏皮诙谐的语言中,表露了出来。
在得知《小河悠悠》获奖的消息时,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我知道,作为一个新人,能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赛中获奖,实属不易,更何况,在那些获奖作者中,不乏专业作家,真是高手云集,名家荟萃。我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辈,能与他们同台竞技,无上荣幸。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不仅是荣耀,更多的是鞭策与激励;感谢《小说界》,感谢大赛组委会,给了我一次肯定自我的机会,我将乘势而上,不断努力,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行者。
(本文作者系优秀作品奖获得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e5f6c1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