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国际化建设之浅见》,欢迎阅读!
高校国际化建设之浅见
1 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日益开放的国际教育环境,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具有国际上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我国建设一流高等院校的必然选择。但高校的国际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和盲目跟风,企图一蹴而就。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正确树立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合理选择国际化建设的方法。
总的来说,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可概括为教育理念的国际化、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和科研教学的国际化。高校要实现国际化办学,首先必须在高校的师生中建立正确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其中包括教学制度、学位制度和科研制度的逐步国际化,使之能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接轨。为普及高校教育国际化理念,可在我国中心城市建设若干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通过政府协调,利用交流中心这个平台逐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式。而在高校管理制度方面,则应逐步去行政化,在高校实施开放与竞争式的国际化管理方式,在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内外的自由竞争与流动,保持大学与国外机构,国内大学之间,以及大学内部各个层面之间的自由竞争与流动。教学国际化是国际化办学的最终目标。课程与教学是大学的核心内容与中心工作,因而课程与教学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的核心部分。为实现高校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必须调整或更新已有的课程体系,使其与国际接轨,同时改变现有师资的知识结构和引进新的国际化师资,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而现阶段,最可行和有效的方式是在高校中实行双语教学。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并逐步推动双语教学。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规定,本科教学的达标与双语教学挂钩,在适宜专业中双语授课比例要大于10%。在此政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的双语教学得到了较快发展,无论是部属重点高校,还是地方高等院校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双语教学课程,但双语课程的比例还远不能满足国际化办学的要求。
2 高校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edf4cb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