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随笔《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023-04-14 05:32: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育随笔《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欢迎阅读!
随笔,观念,数学,小学,如何
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传统的课程教学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以能解答有关数学题目作为达成目标的依据,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心理变化和经历,以致于形成教师灌输式的教和学生接受的学。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学习重视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形成带有个性倾向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从而能动地学习和认识世界,能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也是如此。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获得的不仅是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更有对现实生活空间从直观体验到理性分析的经历,更有空间观念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小学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更重于直观体验和现实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下面以一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为例对学和教谈一些粗浅的建议,供参考。

1.在观察中积累

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是一种直观认识,是基于已有生经验基础的感知并形成初步表象的过程。“认图形”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在这以前,学生已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体、圆柱。不管是“体”还是“形”,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我们的教学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也必须逐步学会观察。在低年级教师指导下的观察主要是让学生积累感性的认识,这种积累应充分些,而且不要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教材中安排了学生搭积木的活动,积木是学生常见的也是喜爱的玩具。在搭积木的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积木,吸引学生注意各种积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面,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类积木的面:虽然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形状是同一类的。引导学生把积木的面画下来观察。找一找积木中还有哪些积木的面与画下来的图形类似。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它们的面是怎样的,能否找到与所画的图形类似的或同一类的物体的面等等。这些观察活动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同时又是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去比较,这是一种积


累,是一种感性的积累,在这种积累中完成从感知到表象的过程。当学生明白这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时,他对这些图形的感性认识是丰富的。尽管他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它们的特征,表象却很清晰。如果缺少了充分的观察活动,学生的心理积累不够,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是模糊的。

2.在操作中体验

仅有“看”没有“做”是不够的。动手做,手脑并用,而且在做中体验,做中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认图形”单元的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如画一画、围一围、搭一搭、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等,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各种图形的特征,加强对它们的认识,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中的操作活动。

教材在学生操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也颇具匠心。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的面。教师引导学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观察并把这些积木的面画下来,画出了一个个平面图形。这里的画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体验体与面之间的关系的过程,验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特点的过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是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些图形后的进一步操作,不是用实物来画图形,而是根据图形的特征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这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出或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教材中的另一个提问也很有意思,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加深学生对圆形特征的体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生活中见得到但不常见的图形。学生的操作活动从折纸、拼图开始。折有多种折法,拼也能拼出不同的图形。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操作活动时,并不需要给以明确的指向,折和拼的结果会自然呈现。折拼得到的图形,有的是已经认识的,有的图形是不认识的。因为是图形的变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能得到一种体验。新的图形有新的特征,而且与原来的图形有一种联系。折、拼以后的围和画的操作进一步加深这种体验。

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而且老师和学生不仅要关注由操作而获得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63658b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