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研修课题低年级“图形与几何”的起始课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番禺区化龙镇中心小学 许秀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P2~3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进行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而且在上学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这为学习平面图形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平面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通过认识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活认知
1、创设情境: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积木,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2、揭题: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许多“面”来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面”——(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复习回顾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从而引出立体图形是由许多面组成的,再揭示这节课就是要认识这些“面”,这样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这初步让学生感受“面在立上”。) 二、探究发现
1、摸一摸:你想摸一摸这些面吗?请摸一摸:桌子的面、笔盒的面、书本、作业本的面,看看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平平的、滑滑的,并初步体会到平面与立体是有区别的。) 2、画一画:
(1)想要得到圆柱的这个面,有什么办法呢? (2)示范拓画(印画),你们想画吗? (3)学生活动:把积木的每一个面画一画。
要求:画完后,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画的这个面是从哪个物体上的面得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动口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面从体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3、分一分:
(1)把小组内刚才画的“面”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2)请一个小组把分好的图形贴在黑板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3)让学生介绍其名称和样子。(适时板书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在介绍名称和样子时进一步完整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让学生感受自己学习的成功喜悦。) 4、认识平面四边形 ①师引画出平行四边形。
②这个面,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为什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猜猜看。 ③这个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它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由于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让学生认识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后,再由老师带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猜一猜等活动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
1、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平面图形?
2、猜一猜:我是谁?让学生看到一个平面图形的一部分,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3、书本第5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层次地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小组的成员分享一下。
板书: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图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因而学生们人人都乐于动手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能做到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设计上,通过摸、描、说、分、找、猜等活动,意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地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学生通过描、说、分,在小组操作、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并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并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体会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
展示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92c607c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