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助力匠心育人——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课的实践探索

2023-02-02 06:35: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践行工匠精神,助力匠心育人——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课的实践探索》,欢迎阅读!
工匠,德育课,精神,匠心,中职
践行工匠精神,助力匠心育人——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课

的实践探索

摘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迫切需要大批技术过硬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来开启新征程。中职德育课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德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积极推进德育教学的改革。笔者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岗位需求,优化和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课把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效融合到各学期德育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工匠精神;融合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国家大力倡导工匠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中职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职业的敬重和对品质的追求,它具有严谨专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等内涵。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循序渐进地长期培养。

一、工匠精神对中职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较低,学生频繁跳槽,流动性较大。究其原因是部分缺乏工匠精神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不能成为企业的能工巧匠。一些中职生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他们怕苦、怕累、怕脏,存在敷衍了事、眼高手低、得过且过等不良工作风。导致这种功利浮躁现象的原因是职业道德的缺失。具备良好工匠精神,沉得下心踏实做事的人更受企业的青睐。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体现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因此中职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将工匠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课的实施探索

目前的德育教材没有引入工匠精神的论述,仅涉及了部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理论识。学生欠缺职场经验,对工匠精神的内容很难做到入脑入心。要把课讲实、把课讲活,就要在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上花心思。因此教师要有育人的匠心,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精雕细琢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需求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寻匠、释匠、绎匠三步走,在德育课中植入匠心,在各学期德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整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做好生涯规划,引入工匠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新生入学后,面对全新模式的中职教育,学生往往处于无目标的迷茫状态,对选读的专业及将来的职业一无所知。德育教学要上好这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一入学就能从德育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是生涯规划助我成才,通过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他们正确进行职业定位,促进职业观念形成。首先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中职生与高中生的不同成才之路,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再通过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怎么干等步骤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去向,明白毕业后可以走上什么岗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和素养。学生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才能形成职业认同感,才会自觉地践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而制定规划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挖掘工匠文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的要求渗透到生涯规划中,依据每个阶段目标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制定操作性强的个性调整和素养训练措施,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

感知工匠文化,需要开辟德育第二课堂,营造有特色的工匠氛围,掀起一股工匠精神学习浪潮。以我校为例,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引领下,建设了以鲁班文化为主导的建筑特色校园,开设了建筑行业文化课程,开发了具有建筑类特色的校本教材,使


学生从进校那一刻起就处处感受到工匠文化的熏陶。例如,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工匠精神书籍,开发了《建筑类能工巧匠》、学校历届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等校本教材。通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每年一度的职业技能节、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工匠精神专题活动,树立学生成为大国工匠的坚定信念,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良好风貌。

(二)强化道德法律,培育工匠意识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可以将爱岗敬业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有效渗透工匠精神。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是职业道德牢记心中,通过布置行业职业道德调查务,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本专业对应行业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初步的整改意见。教师要善于挖掘紧贴学生专业和生活实际的职场案例,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工匠精神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如何做才能成为能工巧匠。以建筑施工专业为例,学生通过调查分析社会上频繁出现的楼脆脆、楼歪歪、瘦身钢筋等豆腐渣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寻找出事故根源是建设者违背职业道德,无视法律法规,严重违反职业纪律。通调查使学生切身认识到,没有工匠精神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学生由衷地感叹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呼唤工匠精神,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学生将来进入职场就自然养成的。在校期间教师要营造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学习氛围。可以运用本校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来鼓舞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焕发的巨大力量。例如,2017年我校建筑施工专业二年级学生梁智滨,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上为中国赢得了一块金牌。梁智滨严谨专注的态度、求实创新的作风,就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最好诠释。从中考失利到工地搬砖,从学习砌筑到成为世界冠军,砌筑少年梁智滨的现身说法,充分说明了品学兼优、技能超群的中职生同样拥有出彩的人生。教师通过展示冠军获奖成果、举办经验交流会、参与砌筑体验等活动,让学生领略工匠风范,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工匠的敬仰,使学习工匠精神,争做技术能手成为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认识,工匠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脚踏实地坚守岗位,认真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个细节,即使是小职务、小岗位也能出大才干、有大名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践行爱专业、敬学业、强技能,将乐学、勤学、精学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三)把握经济政治提升工匠技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关注国家发展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工匠应尽的义务。教师要发挥德育课的主阵地作用,突出活动育人,打造特色课堂,深入推进工匠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课堂上教师将内容繁多零散的理论知识整合为经济模块、政治模块、民生模块三大模块,引导学生探究社会不同行业的优秀建设者匠心筑梦的故事。通过设计我是创客、我是环保志愿者、我是文化使者、我是公民、我是监督者五个项目活动来探究工匠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发展,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是汇聚我的梦,实现中国梦,结合《经济政治社会课程,渗透形势与政策教学,让未来的工匠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国家政策角度深入解读新时代工匠精神及对大国工匠的需求,用工匠精神托起中国梦。通过对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了解,学生明白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热词,深刻体会到弘扬工匠精神是打造技能强国的国家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融合信息技术、善用优质音视频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有选择地观看《大国工匠》、《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厉害了,我的国》等精彩纪录片或电影,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关系,自觉把我的梦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的事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行业产业动态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建筑施工专业为例,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乡居民对建筑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新的形势对建设类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人才培养需主动融合工匠精神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校第三学期也是学校选拔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关键学期。校内外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起技能造就梦想的舞台。从技能比拼到对工匠精神的领悟,这就是最好的专业情感培养及道教育。学校要营造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氛围,以各类技能比赛作为载体,鼓励学生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自觉培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课堂上还可以开展 寻找最美小工匠主题活动,用镜头、征文、演讲、走访等形式


真实记录学生立志成为大国工匠学习、实训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学校工匠精神教育活动成果。

(四)实践中成长,锻造工匠品质

对于即将走上职业岗位的学生,这学期是提升和加强工匠精神教育的好时机。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是实践中寻找职业绝活,结合《哲学与人生》实践观和创新观,学生分组收集在实训实操、社会实践、走访调查中的典型能工巧匠和职业绝活。通过设置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理一理等学习步骤,让学生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教师点拨,让学生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理解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教学活动如果仅限于40分钟课堂,德育效果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生活即课堂。工匠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鼓励和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及时在课堂上通过分享交流会、职场故事演绎等方式提升认知。学生走进企业一线,短暂地深入社会实践,感受企文化和工匠魅力,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职业取向。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杰出工匠,真切感受工匠精神在不同领域的展现形式。除了让学生走出去,还要把技术能手、劳模、企业家、优秀毕业生请进来,组织我与工匠面对面动,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感积极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工匠精神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和对比反思,学会对照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和岗位职责寻找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熏陶,自然会养成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所做的绝非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在反复改进中追求突破和革新。这就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准工匠们在校期间应特别注意创新意识的提升,着力培养他们行业规则、操作规范、团队意识、安全与质量意识,加强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例如,布置制作工作品任务,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废弃的物品,如废弃纸张、文具、包装盒、饮料罐等材料,制作我的建筑模型。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巧手变废为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将工匠精神与身边的点滴生活联系起来。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工匠是每一所职业学校的时代使命。从刚入校的职业意识培养、到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训练,虽然中职教育是不可能在两三年中培育出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但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教师可以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只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胡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工匠精神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88-89.

[2]陈莲君.论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106. [3]周剑.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66.

[4]陈小平.“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文理导航(上旬),2017(09):71. [5]谭小妮.浅析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30.

作者简介:邹芬(19795),女,汉族,广东省揭西县人,学历为研究生,职称为讲师,工作单位为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f9a4ae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f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