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2022-12-03 12:15: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欢迎阅读!
古典诗歌,意象,自然
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作者:陈正喜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0



陈正喜

内容摘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意象是重要内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学习理解自然意象,在自然意象的学习中体会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智慧,不仅有助于达成《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目标,还可引导学生追求“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古典诗歌 自然意象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明确了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有的认识高度和可能的认知角度: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是中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重要内容,在达成上述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内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理解自然意象,能真正为学生奠定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丰富的自然意象凸显了古典诗歌自然意象诗的特质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景物是重要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古典诗歌文本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自然意象”,中国古典诗歌是典型的自然意象诗。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记载了一件诗坛轶事:在宋代和尚中,以诗名世者有九人,曾编诗集为仇僧诗》。当时的进士许洞,也是一位善为词章的俊逸之士。一天,他邀请九位诗僧一起赋诗,遂出一纸相约,说: “不得犯此一字”。众僧看时,只见纸上写着: “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众僧搁笔。

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曾以中国古典抒情诗的代表《唐诗三百首》作为标本,统计了其中自然意象出现的频率,分别是:天76次,日72次,月96次,星13次,河汉8次,北斗

4次,草42次,木(含“树”)51次,鸟31次,燕5次,等等。王世达、陶亚舒对《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辑)——我国第一部词总集中的18家词人的500首词的自然审美意象作了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春203次,花155次,风131次,月125次,柳97次,雨74次,云68次,莺57次,草47次,燕47次,鸳鸯46次,杏花31次,桃花20次,荷花15次,等等。

以上有趣的故事和相关统计道出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景物是重要内容。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显示一首诗或一个诗人的风格特色,一首内涵丰富的诗或一个风格鲜明的诗人,都拥有自己的意象群落或中心意象。意象往往成为一首诗或一个诗人的标志性代码。古代诗歌史上那些最有个性风格的诗人,都拥有自己的中心自然意象。如屈原的“善鸟香草”,陶潜的“园田、松菊、南山、归鸟”,李白的“月亮、大鹏、黄河、蜀道”,岑参的“大雪、沙碛、热海、火山”,李贺的“酸风、黑云、冷雨”,李商隐的“锦瑟、蓬山、青鸟”等。

古典诗人表情达意时,一般不采用直抒的方式,而是借助自然意象来间接传示。即目兴感、见景生情是一种普遍的创作心理发生机制,借景抒情、托物寓情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表现手法。正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兴之为义,是诗家大半得力处。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不明

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约流露其中。”


二.自然意象陌生化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的变迁

大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渐渐地退出了现代人的审美视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能力日益萎缩,对于大自然的那份美感也正在失落,自然甚至成了现代人生活中陌生的存在。消失了基础,自然意象自然成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障碍。

在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学生因与自然的疏远而造成的理解诗歌的困难。如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很少有学生曾注目过这“似花还似非花”的杨花;甚至学习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时,“因风飞过蔷薇”,谈起蔷薇的花时,同学们也是一脸茫然。

自然意象陌生化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的发展变迁。

传统的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大陆型农业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吃、穿、住、用,都取之于自然界。日月风云、山川花草、鸟兽虫草,都是人们的生活资源。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物观察之多、之久、之细、之深,是现代的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人们生活于斯,钟情于斯,自然成为人类的朋友,成为文化艺术的对象,同时也养育了举世

无双的自然人化能力,凡足之所到之地,目之所观之物,耳之所听之声,都包含有人化的内容。

比如月亮,在古典诗歌中,她成了两地相思之人的信使和情感连接的纽带,甚至就是青年情侣的情书。如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与君直到夜郎西”,白

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徐志摩说: “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畴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

传统社会文化轴心是农业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文化轴心是工业文化是人与人的关系。现代人的审美对象往往是物与人,他们在逐渐远离自然的同时也模糊了对自然的认识。如曾人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月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潘洗尘《饮九月初九的酒》,写重阳节对父母的思念,诗的前两节感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乡愁浓挚。后两节则有两处败笔:一是第三节“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既是“新月”,当是“一弯”而非“一轮”;二是第四节“圆也中秋/缺也中秋”两句收束全诗,咏重阳而结以中秋有跑题之嫌;再者,农历九月初九已是“深秋”而非“中秋”,这显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尾,破坏了全诗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究其原因,当是文化变化影响下对自然体察的粗枝大叶。

三.自然意象的理解就是对传统文化学习积累

古典诗歌中的每一个自然意象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钱穆先生曾说: “三千年来之中国文学,无不涉及鸟兽草木。”诸如《诗经》的草木鸟兽,楚辞的香草云霓,汉乐府的雨水花鸟,魏晋诗的山水田园,唐诗宋词的风花雪月等。

三千年来,自然意象在诗的创作、欣赏和传播的文化氛围中,得到了深厚的积淀。诸如明月、残照、春、秋、雁、燕、杜鹃、鸳鸯、凤凰、龙、鱼、流水、柳、松、竹、桃花、菊花、荷花、兰花、梅花、落花、猿啼、雨、霜等等,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具有悠远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甚至成为一个内涵相对稳定的诗化符号。此外,代字型的自然意象,诸如“桂华”代月光,“红雨”、“刘郎”代桃,“章台”、“灞岸”代柳,“玉龙”代剑,等等;典故型自然意象,诸如玉兔、月老、瑶台、巫山、蓬莱、黄泉、桃李、神鸦、青鸟、野鹤、青云、桃源、梅妻、濠鱼、莲步等,这些自然意象都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

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受孕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体现着古典诗人独特的心理素养,又与诗人接受《易经》 “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维表达方式有关。古典诗歌意境的创造方式源于中国艺术家宠爱自然的独特心理素质,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


“中国的艺术家是这样一个人:他与自然和睦相处,不受社会枷锁束缚和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的自然物象之中。……一位中国艺术家必须融人类的最佳文化和自然的最佳精神于心底。”所以,中国艺术家的兴趣点和艺术表现的核心点,大多在自然景物方面。他们将“回归自然”作为主要的艺术修养方式,在山水中澄净灵魂,在花鸟中滋润文思,在风月中揽掬灵感。

从民族心理、传统文化的角度学习理解自然意象,在当下尤具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丰富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困扰。以高度物质文明为依托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分裂、以人的精神失落为代价的。早在30年代,林语堂先生就说:“大自然的精神已经离开了现代的文明人。”现代化浪潮席卷时,这个问题就更尖锐起来。工业化作为一种现代文明,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自然生命现象,是大自然的儿女。如果硬要将人类从大自然中疏离开来,同样是危险的。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人们不仅自食着“异化劳动”所带来的苦果,而且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困扰。

在自然意象的学习中,体会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智慧,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万物同住同栖,与大自然亲密相处,追求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这也是学生一生幸福的基础。

陈正喜,教师,现居江苏句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eef857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f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