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小说赏析

2023-04-09 22:25: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子夜》小说赏析》,欢迎阅读!
子夜,赏析,小说
小说《子夜》赏析

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翟秋白

题记 1933年出版的《子夜》为矛盾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子夜》以其宏达的叙事、资本家群像的塑造、严谨的写实精神、都市文学叙事模式的特点一举奠定了现代长篇小说中里程碑的地位。这部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幅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广阔图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矛盾,同是也成功的刻画了吴荪甫这一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形象,因此《子夜》极具艺术特色。

首先在叙事结构方面:《子夜》真实的反应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活,矛盾用宏伟辽阔的格局展开了当时的社会全貌,又精密的安排布局,使作品形成宏达又精密的结构。整个叙事都集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气呵成,而开头两章就借吴老太爷之死铺开了全部的人物关系,规模宏大而又错落有致。《子夜》开启了都市文学的叙事模式的创新。矛盾赞颂机械的‘力量’与‘美’认为机械‘都市大动脉’矛盾对于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大都会上海怀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赞叹。小说开篇便是拿天堂般五月的黄昏,软风拂面的苏州河畔,闪烁的霓虹灯所宣示的城市活力: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小说虽然也客观的描述了上海的许多街巷道路,但大多只是作为叙事的背景一笔带过。《子夜》浓墨重彩的地方是喧闹的证券交易会所、工潮汹涌的丝厂、密谋策划的吴家客厅的漫天飞舞的战争消息等,小说通过投机市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这代表都市生活的三个方面立体式的展现了大都会上海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中心的真实面貌,而主要线索是围绕公债市场的激烈斗争展开的。正是通过公市场这一典型环境,矛盾从经济政治的层面充分展现了大都会上海殖民性、民族性和无产阶级革命性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从而顺利实现了他的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意图。

《子夜》的叙述艺术还表现在内外视点的交错运用上,而且随着视点的转移,时空距离也不断变化。如对吴老太爷的描写,叙述人以全能的视点,对这个人物社会经历,思想做派,信仰抱负作了全面开拓。他坐在全新的近代交通利器的


‘雪铁龙’汽车里,驱车在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上海的长街上,依然捧着《太上感应篇》,念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这未免古怪而可笑。

其次,从人物塑造来说。《子夜》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塑造了吴荪甫、赵伯韬等中国资本家的群像,吴荪甫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曾游历欧美,视野开阔,魄力远大,富有胆识而又手腕灵活,具有发展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然而,因国内时局动荡,战争不断,让他所有梦想破灭,最后以破产告终。吴荪甫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新旧军阀的混战、民生的凋敝、官僚与资本的勾结等,注定了他的梦想仅仅是一个幻影而已,他的悲剧命运,在普通人的立场上,能够激起读者的同情。

赵伯韬作为金融买办的资本家,也塑造的非常成功。他是美国金融资本的代表,与中国官僚阶层联系密切,是上海金融市场的主要幕后操作者。他处心积虑而又游刃有余的与吴荪甫‘斗法’他最后的胜利,国外资本家在中国的胜利。在矛盾看来,这是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好证明。

《子夜》中一些次要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生性多疑的姑爷社竹斋,热衷于投机发横财,对办实业毫无兴趣。他看到了吴荪甫的刚愎自用,更怕与赵伯韬‘斗法’他与吴荪甫从合作再到分道扬镳,再到关键时刻背叛攻守同盟、反戈一击,充分暴露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还有帮闲文人李玉婷、航运商孙吉人和煤矿主王和甫等,组成了小说轮廓分明的人物群像。

最后是《子夜》的思想表达:《子夜》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的杰作,矛盾之所以把故事里的时间定在1930年,是为了说明他所处的时代倾向。《子夜》的故事时间里发生的核心事件是“中原大战”。真刀实枪的肉搏只在第四章叙写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时有一点直接的表现,土地革命、中原大战与经济恐慌等社会大动荡,则通过上海这一中心城市的种种骚动、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动荡来予以反映。这是矛盾的独特视角。在这样的时候,矛盾通过小说展现“中原大战”背景下资产阶级的悲剧故事,无疑具有政治讽刺的用意,暗示蒋政权不仅不会给中国资产阶级带来光明前景,其自身也面临不可回避的危机。

矛盾小说的史诗品格在《子夜》的宏大叙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子夜》的时代背景1930年春末夏初。就国际环境而言,欧洲经济危机影响到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的轻工业濒于破产。而在国内,爆发了激烈的中原大战,民族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81768b9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