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谐音妙趣横生

2022-09-12 11:08:3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谐音妙趣横生》,欢迎阅读!
妙趣横生,谐音
巧用谐音妙趣横生

作者:杨先武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下旬刊》 2017年第7



所谓谐音,就是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构成语义的变化,而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它存在于汉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用谐音字表达意思,不仅含蓄委婉,而且生动有趣。

一、谐音与民俗

我国民俗中的谐音运用随处可见,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场合,人们往往借谐音来表达美好的祈愿。如春节吃年糕、丸子,则寓意“年年高”“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时,家家户户餐桌上必有一条鱼,谐音“年年有余”。

民间的年画、剪纸等工艺品也常用谐音取意。如喜鹊立于梅枝,叫“喜上眉梢”;五只蝙蝠从天上飞下,叫“福从天降”。古人常以猫、蝶组成图案,赠送老年长者。因为猫同“耄”,蝶同“耋”,以谐音取“耄耋”之寿即长寿之意。

二、古诗词中的谐音

谐音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即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这种双关语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见到。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与“情”谐音双关,借用天气阴晴之“晴”,暗指爱情之“情”。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春蚕吐丝(“丝”与“思”谐音双关)、蜡炬燃烧,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以及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的痛苦。古代的人在离别时,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柳”者,“留”也。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表达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三、谐音与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其后一部分常常借用谐音来表意,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青菜煮豆腐——一青(清)二白;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飞机上吹喇叭——响(想)得高。

四、谐音入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它讲究形式相对,意义相关。对联看似简短,但其内容丰富,技法高妙。谐音对联是常见的一种,这种对联联谜兼备,别具情趣。如: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上联“橹速”与“鲁肃”“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的“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又如: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五、谐音“抖包袱”

相声是具有喜剧色彩的说唱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必须有笑料,而笑料主要靠“抖包袱”产生。“抖包袱”的方法很多,“谐音别解”便是常见的一种。它利用谐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9650ce7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