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93、94页《统计》

2022-03-22 16:1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93、94页《统计》》,欢迎阅读!
下册,人教,义务教育,教科书,年级


亲历统计过程 建立统计模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年级下册9394页《统计》 教学背景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册初步接触了简单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正式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新课标把体会、经历和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作为统计教学的首要目标,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统计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走进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亲自经历调查、统计过程,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写真:

片段1:创设情景,有效导入

师:小朋友们,“六 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儿童节的到来,学校准备举办庆“六 一”联欢会。我们班也要准备一个节目。大家说,准备什么节目好呢?

1:唱歌。 2:跳舞。 ……

师: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数比较多呢?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吗? 1:举手表决。

2:喜欢一种节目的同学站在一起。 ……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有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叫“统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点评:选择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班级节目的设计引出统计的需要,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升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

片段2:收集整理,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题卡,你选哪个节目,就在哪个节目的下面做记号后,分小组交给老师。

师:现在同学们的意见都汇集到老师这了。大家一定想马上知道喜欢哪个节目的人多些吧吗? 生:想!

师:下面,老师念一个节目的名称,你们就在自己喜欢的节目名称下面做个记号。好吗?

学生拿出题卡,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师: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1:我准备用对号。 2:我用五角星。 3:我用三角形。






……

师:你们说的办法真好,老师也有一种办法,你们想知道吗?”(全班安静的注视着老师)

数学中,还有一种方法叫“正”字统计法,有谁听说或见过? 师介绍“正”字统计法。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选择一种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实行记录。

老师念,学生记录。不同记录方法各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记录。

学生在记录过程中,有的已不能记录下去(或出现记录结果不同)。

师:你为什么不记了呢?(或为什么大家记录的结果不一样呢?) 1:跟不上老师念的速度. 2 有的同学不太专心。 3 我的记号太麻烦 ……

师:统计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我们非常地认真和细心。那么,怎么记录才能够记得准确呢?

学生讨论明确记录时要注意的问题,介绍自己认为最快的记号,优选出“正”字法,重新记录。

反思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自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然后通过评价反思找出整理数据时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渗透了统计的思想方法。

片段3:绘制统计图,完成模型

师:同学们通过收集、整理,知道了喜欢每个节目的人数。为了把我们调查的结果更清楚地表示出来,我们一起来绘制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

出示统计图。师:你准备怎样来绘图呢?绘制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 要注意数清楚,有几人就数几格。 2:要从下往上涂。

3 要把方格涂满才美观。 ……

学生讨论、明确绘制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后,动手绘制。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大家相互评价交流。看谁的图画得最美。小组成员能够互相协助。



反思:统计图能够对注重的现象做出全面、直观的描述。这里利用已收集的数据,从清楚、美观的角度对数据实行一次整理,让学生自己发现用一个小方格表示一个人;通过亲历绘制图画的过程,建立起数据与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出统计图实质上是记录数据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具有更直观、更美观的特点,让学生明白统计图的由来。在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训练的同时,感悟了“替换”、“对应”的数学思想。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中统计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统计的素材也很多,但不一定是学生能够接受和感兴趣的。如何选择学生能够接受和感兴趣的统计素材,结合学生实际灵






活选择素材,让学生具体的情景中来初步理解统计这个内容,经历统计的搜集、整理和描述过程,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很贴近学生生活,但对于这节课来说,如何表现是个难题。所以教师改变了教材的表现方式,选择了准备“六一”儿童节演出节目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从如何才能知道赞成哪个节目的人数多些这个话题入手,引出统计这个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又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经历过程,理解统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个细节。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与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师生合作收集、整理数据,看统计图、表实行描述分析,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分析统计图、表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先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节目这个生活实例,创设出开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手”“分边站着”等,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体会到调查数据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统计。通过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节目,选择喜欢的记录方法,让学生经历初步统计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在记录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暴露出统计时易出现的错误,并通过反思讨论找出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体会统计的严密和严肃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完成统计图、表,并以此为依据,积极地作出准确的描述和分析。接着,设计了统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这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统计素材,通过指名学生用“正”字统计法来实行收集原始数据,整理后填入统计表中实行描述分析,目的是重点向学生介绍“正”统计法这个统计中使用简便的数学方法。我个人认为,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固然重要,但简便而又实用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必要向学生实行重点介绍的。通过对学生实行这个方法的指导和实际使用,相信学生对“正”字统计法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还重视了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表实行描述分析。让学生感觉图、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具有开放的空间,不但能够发现数据的多少,两个数据比多少,还甚至可能提出多步求和、移多补少等问题,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这个过程可使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在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以后,教师还设计了对学生的学习和即时奖励情况实行统计和评价活动。既是对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习情况的评价总结也是对统计整节课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亲自感受统计就在我们身边,统计无处不在,统计无所不能。

统计是知识,是方法,统计更是一个过程。不亲自经历过程,就不可能理解统计的真正内涵,不可能理解统计的潜在价值。所以,在统计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为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亲自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对图、表描述分析,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习统计、感受统计、使用统计,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把课堂知识向生活实践中拓展、延伸、深化,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密切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优化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611a0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8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