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写作文

2022-06-01 15:4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教写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怎样
谈谈如何教写作文 2009-09-26 23:37

作文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要多读,不光要读课内的文章,而且要读课外的文章,这是作文的基础;二是小练笔,不惜烂笔头,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三是多写。最好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样既能练脑又能练手;四是经常评改自已写的文章。 一、多读

不能只读“优秀作文”以内的书,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学别人的总免不了要比别人再差一截,只有自已站得高了,看得多了,退而求其次也能写出像样的东西。鲁迅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所以要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读些文学精品,读些大家名著,如鲁迅、朱自清、闻一多的。虽然开始会有一些难度,但提高阅读兴趣,培养文学素养是可以从小抓起的,循序而渐进,如中低年级侧重提高幻想能力,可提高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古诗和通俗的小文章。从高年级起主要培养文学想象能力,内容则以文学为主。通过读书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默契、少有的感动、少有的又一个活生生的自己,通过读书,让自己一次次地和书中人物共甘苦、同奋斗,一回回地随作者去领略山川风物,这样,人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被陶冶、被净化。 二、练笔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日常习作中,同学们常常会提笔忘字或写错加字,结果言不达意,读者不知所云,不明所指。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呢?可采用以下几步走: 1 多积累

滴水汇成河,知识是靠点点滴滴和积累,同学们平时可以坚持做一些读书笔记,每天摘抄一些优美语段并分门别类制作词汇卡,日积月累,知识面会不断得以拓展,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2 多记忆

有了一定的积累便打下了语言表达的基础,但知识容易回生,需要适时予以识记,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与同学们广泛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口才,又丰富了语言,以说促写,说写结合,不亦乐乎?否则一记了之,渐渐淡忘,还给了书本,还给了老师。 3 多运用

“学以致用”其涵义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初衷。

因此,在每次习作中要潜意识地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用好、用活、用准词, 做到一语多用。如:有一小同学在一次习作中这样描述到:“面对同学们真诚的笑脸,手捧那一份份精美的礼物,重返校园的我,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从嘴角边吐出几个字:‘谢谢大家!’”再如:“看到被我打碎的花瓶,我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是故意的!’”前者,朴实的话折射几缕感激,一个“吐”字,恰如其分地把真情实感自如地表达出来;后者却表达内心的不安和内疚。果没有很好的理解词语的含义,怎么能掌握他的不同感情色彩呢? 三、多写

要天天坚持写,常年不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说:“写作最好的窍门


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几十个字也好……’第一步就是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比如,昨天下了一场大雪,你就把它记下来。只有持之以恒,才会熟能生巧,笔下生辉。“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要使学生作文质量高,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开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随时把观察到的、听到的及其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写成日记,积累有声有色的写作素材。”有了这些写作的“柴米油盐”,作文这“碗”饭自然也就不难做了。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这样说:“我有花不尽,用不完的储蓄所,这就是我的日记,它储蓄着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创作素材。” 四、自评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已改。学生只有学会了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因此,在习作训练中,同学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习作评改实践,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修改文章的实践,做学习的主人,自我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 1 读改

同学们在完成初稿拟定后,教师应提倡学生进行“读改”。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自读自改。独自反复通读全文。在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利用已形成的语感,针对在写作过程中和“过失性语病”,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2)互读互改。读给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听,旨要在使学生克服内在的语言储备的心理定势,针对标点错误、行文格式有误等进行修改。 2 共评

教师在阅读完全班学生的习作后,找出主要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本次作文评改的标准。再选一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病文”或选取几个学生的作文,把他们的习作加以整合,组一个典型“病文”,抄写在黑板上,放手让学生依据“标准”进行评改。摆优点,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补充内容。对评改得不准确、不恰当的地方,老师进行补充、点拨、引导。这样给学生们提供了评改的“范本”,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本可循,培养了学生“自改”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 组评

要保证“共评”的效率,还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评改。在有范本、有标准的基础上依托小组成员间的互读互评,以优带差,促进习作评改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从有无新鲜感的语句,是否详略得当,选材是否典型等方面进行点拨、引导。还应让学生勾画出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或片断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旨在小组间相互发现,赏析和学习他人的长处,进一步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实现“课标”中的习作目标——“愿意将自已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 自改

当学生进入“自改”环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同学的修改建议仅供参考”,以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筛选他人建议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区别对待学生的“自改”。对于运用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允许他们借鉴模仿


同组优生的语言,允许仿写。只要这部份学生能感悟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努力朝着“标准”靠近,就实现了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对于中等发展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克服从众思想,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已的思想。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写出自己习作的评语,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明确自已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是开始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语文教师,如果我们的努力可以使孩子们抓起笔便能直抒胸臆,文字来展示一个立体的我,这将会为我们的教学生涯带来一生的慰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077732d4b73f242336c5f0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