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 其二

2022-11-25 09:17: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赠别二首 其二》,欢迎阅读!
二首,赠别,其二
赠别二首 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本首诗即使其中的第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惟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字入手。一个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58c933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