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

2022-12-27 05:22: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欢迎阅读!
隐性,思想政治,高校,环境,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

作者:胡思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1

摘要:近年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大家的视线,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进行SWOT分析,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劣势,网络环境下的机会、威胁进行讨论,可以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隐性思想教育网络环境;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01 一、前言

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是在1968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价值、规范、态度、动机不是从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中,隐性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1]。现如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相比于纯粹以知识灌输、传导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人的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教育),是一种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情、意、信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坚定信念的教育[2]

在当今世界,网络已经广泛地介入到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当代大学生的习惯、观念、方法、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思潮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教育效果的潜隐性

与传统的显性教育不同的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教育潜隐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无形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的灌输性教育为主,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者居多。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文化活动、日常活动和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自然地融入教育情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愉悦与轻松的,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教育形式下,能够使得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选择自己的教学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2.劣势分析

1网络信息的芜杂性

网络拥有及其庞大的信息量,信息来源广泛,只要有网络,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布网络息,自由度极高。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过滤和监督控制,一次信息往往多次加工、整理,成为二次信息甚至三次信息信息内容十分繁杂。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信息炸式的灌输使他们容易被虚假、负面的信息所影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2)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更高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网络最主要的应用并非学习而是娱乐。各种网络游戏娱乐新闻、网络购物、电视电影占据了大学生绝大部分的上网时间,真正充分利用网络数据、网络图书馆、网络公开课等的大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要求,能自觉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比例就更少。在网络环境下,要想真正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就更高。 3.机会分析

1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深远影响

依据成都理工大学2013调查数据显示,从总体上来看,30%的学生每周上网大于4天,60%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长3个小时及以上。在社交网站极速发展、移动终端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可以使思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大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

2)各种社交、学习平台的丰富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社交、学习平台不计其数。QQ、微信、微博、BBS等社交软件更是成为了大学生之间交往交流最主要的手段,随着移动终端网络的飞速发展,只要有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同时,各种网络图书馆、网络公开课、网络教学平台也纷至沓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学习平台,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威胁分析

1)评价体系的模糊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在于其潜隐性,也就是说,在隐性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载体、教育过程、教育效果都有着一定的隐蔽性。这就导致了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量测评时,无法准确量化,传统的测评指标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适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引,这就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合理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西方网络思潮的侵蚀性

网络信息全球化的特点使得中国大学生能够实时知晓世界各国的讯息,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更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网络思潮,资本主义借助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打着自由的旗号,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处于思想政治叛逆期,更容易被西方资本主义思潮所利用误导,这就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另一个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弥补弱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渗透至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吸引学生自觉主动接受教育;二是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实时观察,实时反馈,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三是创新评价体系,实施教育效果量化;四是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烨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61. 作者简介:胡思文(1989),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石油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6141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