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中的》,欢迎阅读!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中的“应试惯性”
【摘要】本文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中所出现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矛盾冲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评价,表明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观点,并且根据“应试惯性”这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应试惯性 素质教育 观念 体制
一、现状阐述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引领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路都进入转型阶段。至今,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然历经三十余载,在取得一定成就和优良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其中就出现并长期存在着教育改革转型期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激烈冲突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前者代替后者的变革过程中,应试教育和习惯接受应试教育仍然难以改变,致使教师和学生感到迷茫与困惑,笔者在此称之为“应试惯性”。 伴随着中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新的问题的也在变:在对一位初中二年级的英语老师的采访中,我了解到,新课程的改革后,新教材同旧教材差异极其明显,以往的编排顺序被打乱,插图增加,内容大变,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对此感到吃力,因为这样一来就需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惯性适应新的教学标准和教育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接受新一轮的培训。适应者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他们接受惯了“填鸭式”“应试模式”的教育方式,转换成另一种接受思维也需要一定时间。可是观念的改变过程中,思维定势成为其内在瓶颈。有很多小学初中学校为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纷纷为学生开设科技自然、手工等自主选修课程,可是学生们只是去玩闹,这类课根本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况且,大部分学校为了声誉,对考试学生成绩评价标准仍旧不放松,对此很多教师仍旧继续套用老办法,教师“该怎么教还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还怎么学”,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
这种 “应试惯性”衍生出一系列“并发症”也不容我们忽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锻炼学生应试能力” 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和追求。高考竞争又不断向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延伸, 学生的学业负担没有减少, 各种校内外培训班、辅导班又蓬勃发展,校内不足校外补,真可谓是“校内达标校外提高”。 某学生从早上6点出发直到晚上9点回家, 整整15个小时,是在路上和学校中度过的, 除了一节接着一节的课外,就是做不完的作业。仅有的课余15分钟时间还要被老师用作训话或开会。没有按时做完作业的要亲自交到老师手上。学生成了作业的机器。不论是高考,还是初升高、甚至小升初考试之前,为了能让孩子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学校,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等等,占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成长的权利和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空间。学生又成了考试的牺牲品。再者,这样一来,教育领域商机无限,使得教育市场化日益疯长,教育收费不断高涨,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如农村支付不起孩子的教育费用,不能进入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这使得教育公平受到极大的挑战。中国基础教育的学制与教育资源不均衡状态,整体上是在折腾父母、折磨学生,把人生最快乐的年华变成痛苦的竞争性读书经历,其效应是打击了中国青少年成人后的学习欲望,终生学习的动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所界定的基础教育指“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就是说基础教育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统称, 不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命题虽然繁杂, 但核心在于基础教育价值的回归,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教育走向偏额,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高分低能”比较普遍,为此国家提出加强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对整个社会民族素质的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推行素质教育若干年来成效甚微,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这给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带来很大困难。中国部分学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发现这一问题,并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和评论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说明问题,分析原因,作出评价,提出建议,使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解决教育改革中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分析评价
以上只不过是对这种问题的总体阐述,伴随着个别典型现象的举例,真正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操作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分析“应试惯性”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考试文化观念早已渗入骨髓,对基础教育改革形成强势阻碍。实施素质教育受深层的文化传统影响, 也需要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社会环境。中国几千年的科举考试文化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细胞, “学而优则仕”仍然是支撑考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 不同阶层间的距离拉大, 追求稳定“吃官饭”,低位社会阶层向高位社会阶层的合理性流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符码”, 在中国“人情化社会” 传统中, 正如“科举” 的产生一样, 社会聘用人才中的“文凭主义” 又是一种无奈选择, 它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要打破这种循环而建立一种新的可持续向上向前的人才教育发展模式势必会受到强大的 “逆流”。 因此, 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 现实中影响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因素很多, 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系统解决。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教育改革中问题频频的出现,说明一个实质的原因——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我特意查了一下什么是体制。“体制”,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它为基本制度服务。基本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单一性,而体制则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上来说,体制是联系社会有机体三大子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合点,是三者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发生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我认为,体制是一种管理形式和规范,具有上下级、中央地方及网络似的关系。中国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人才,真正引入借鉴西方管理模式方式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仅教育体制上就有诸多漏洞。教育体制的核心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人是不断成长、变化发展的,那么教育就是变化发展的,当然教育体制必然要不断完善。体制本身拥有上下级关系,这种自然地社会特性在中国社会条件下就衍生出了不符合教育其本身的精神和本质要求,比如非教育领域人士的干涉,“权”“财”的控制等等。全面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个性培养, 是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 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度责任感。那么素质教育方法和手段就应该多样化,既要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自由驰骋的空间。
三、建议对策
(一)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改善教育体制机制,增强教育领域独立性。
(二)以学生为本,让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努力转变传
统教育观念,减少对学生天性的束缚,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创新意识,独立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其是良好性格健康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个人与社会统一。
(三)建立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评价体系,将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围着新课程改革转,在人才选拔上要废除一张试卷订终身的传统模式,要建立一整套学生整体素质评价体系,真正将“德、智、体、美、劳”及“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方面取代单一的智育评价标准。 (四)教师是新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坚持不懈,行之有方。教师应有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角色转变。首先,教师要有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因为一线教师直接接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整个环节,教师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此外,教师应利用个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参考文献】
王珉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有关发展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06 ,(5) 黄首晶 论“科教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7) 程斯辉 试论基础教育的本质[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程斯辉 试论基础教育的本质[J] 中国教育学刊 , 2004 ,(1)
吴松、吴芳和 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 164 页 黄书光等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 78 页。 宋恩荣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改革[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4ff66f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