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甲骨文“龙”字的秘密》,欢迎阅读!
甲骨文“龙”字的秘密
我们知道,龙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龙的形象最早见于七八千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几千年来,其形体不断地变化,并逐步规范,含义也日益丰富。殷商时代是龙发展、变迁漫长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甲骨文中的龙,对研究中国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甲骨文中的龙字有多种形态。其中,有一类龙字头上有角,身躯作S形,尾部外卷。甲骨学界都承认这是龙字,没有争论。也有一类龙字,其特点是头上无角,或者个别有角,身体作弧线状弯曲,或者叫C字形弯曲,尾部内卷。对这些龙字,不少学者释为龙字,但也有一些学者释成其他的字。
第二,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中龙的形象很多,它们是甲骨文龙字的蓝本。根据龙身躯的形态,殷墟文物中的龙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盘卷状龙纹。这种龙纹称为蟠龙纹,身躯较长,多数盘成圆圈,大多数没有足,多见于青铜礼器上,特别是铜盘里很多,龙头居中,一对大角。这种形态的龙纹也见于龙造型的玉器。第二类是长条状龙纹。这个拓片是妇好墓四足觥上的龙纹,身躯呈S形弯曲,有角有足,有的作站立状,有的作爬行状。小屯东北地出土石磬上的龙纹,有一个瓶形的大角,有足爪、尾挺长,龙身躯有鳞纹、云纹或者回纹、三角纹。第三种是弧线状龙纹。身躯较前两种龙纹短,多呈C字形,这类龙纹在玉器中较多。在铜器中也有,如西北冈M1400号大墓出土的铜盂器底上的龙纹也属于弧线状龙纹,有角,有足爪,躯体饰鳞纹。
关于商代龙纹的渊源。龙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动物,商代人怎么能造出这个龙字?这是有其渊源的。新石器时代,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就出土了龙纹盆。其造型、构图与殷墟盘卷状龙纹铜盘基本相同。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龙,距今5000多年,与妇好墓四足铜觥上的龙纹形态基本接近,不同的地方是蚌龙头上没有角。弧线状龙纹的渊源,与红山文化的玉龙姿态很接近,不同的是妇好墓的玉龙有纹饰,红山文化玉龙没有纹饰。
可以说,殷代龙纹是吸收了新石器时代和夏代龙纹的诸多因素,经过改造创新而成的。
第三,甲骨卜辞中龙的含义大约有五种:第一种,方国名、地名;第二种,祖先称谓,如龙甲、龙母;第三种,神祇的名字;第四种,灾祸之意;第五种,龙与雨水有密切关系。在龙的多种含义中,最重要一种是神祇名字,因为龙是殷人心目中的神灵,和殷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商代的人要对龙进行祈祷,认为它可以带来福佑,带来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雨水,也将龙作为吉祥、美好的象征。龙是神,当然有通天的神力。有学者曾经指出,商周青铜礼器及青铜礼器上的纹饰都有通天地的作用。殷墟重要的青铜礼器上发现的龙纹也有这种职能。玉、石、骨上的龙形及龙纹也具有这种通天地的神力。另外,龙还可以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殷墟王陵区M1005号大墓虽然被盗掘过,但在南墓道有一小块地方没被盗,出土了两排石牛、石虎、石龙。石龙在最前,同时也最大。它们放在南墓道的含义是什么?龙与虎是通天地的神兽,是学术界一致的看法。牛是不是这样呢?牛的肩胛骨既然可以做占卜的材料,表明牛在殷人的心目中也是有灵性的动物,也可以通神。
商代大墓里,如果有四条墓道或两条墓道,南墓道最长、最宽,是殷代墓葬里最重要的墓道,是将棺椁、随葬品送到墓室的主要通道,也是墓主的灵魂通向
另一个世界的重要通道。可以推测,南墓道排列成行的石龙、石牛、石虎就具有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作用。
第四,文物反映出龙与水有密切的关系。殷墟的龙纹常见于盘、盆、盂一类的水器中,尤其是铜盘、铜盂占的比例很大。西北冈1005号墓出土过两件中柱旋龙盂,很有意思的是这个盂中四条龙环绕中柱转的形态,一放水,便能转起来,其意义表示在装有水的铜盂中,龙随波洄游的状态。另外,龙与水有密切关系,还可以从铜盆的构图表现出来。铜盆里龙居中,周边的动物常见鱼纹。
(作者:刘一曼。节选自2019年12月7日《光明日报》,略有改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6fce69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