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赏析

2022-07-08 05:11: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赏析》,欢迎阅读!
八分,赏析,北京,这是
背景资料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出现过一股不小“知青文学”热。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高中学生。知青文学,反映的都是当年知识青年独特的经历和感受。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 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写作点滴》一文中,食指回顾了构思这首诗的过程:“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随着火车开动前的那“咣当”一下,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主旨提炼

这首诗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即将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也见证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重点解析 12

1、诗歌第一节,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探究】在第一节诗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连续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反复常常为了突出强调某一种意思或某一种感情,统观全诗,诗人把对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特定的时刻,说明了这一时刻对其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2、诗中第二节“剧烈的抖动”“吃惊地”等词语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

【探究】试想我们见到的“参军”或者“退伍”场面:歌声如潮、锣鼓喧天。但这里有的只是离乡背井的茫然和恐慌。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的依恋,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3

1、品读第三节,你知道诗人化用了哪首诗吗?

【探究】诗人由离别的痛,联想到母亲和为自已缝扣子的针线,化用了孟郊那首有名的《游

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人曾回忆说:“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口子时,我们总是穿着衣服,一针一针地缝好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 2、如何理解诗人将自己比喻成“一只风筝” 【探究】

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像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的手中。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5——7

1、第5节诗集中笔力写人的错觉,意在表现什么?

【探究】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是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正是通过着个错觉传达出诗人这样的心声:脚下的大地已经被抽空,我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抛弃了,从此之后,我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了!它写出了诗人自己“四点零八分”时的强烈的感受:无比的失落。

2、第6节诗“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一句表达了诗人感情?

【探究】理解诗句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这句前,诗人写到:“向北京挥动手臂”“想抓住她的衣领”,从人称的使用上来看,诗人其实已经把北京当作自己的母亲了,“挥动”“抓住”两词传达出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不舍。而“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一句则通过“妈妈”和“北京”两种意象的叠加,把这种感情进一步深化。

3 此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本首诗所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

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诗人还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最后的北京”。这些都增强了本首诗歌的感染力。诗人把北京比作妈妈,抒发了对北京的依恋之情,让“她”永远记着自己。 亮点赏析

一、强烈的反叛色彩。

这首诗将作者即将离开北京时的瞬间的强烈感受,通过几个极为动人的意象传达了出

来。由于这首诗在“文革”时期属于“地下文学,与当时的写作风格很不一样,被直接剪辑进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中。人们在为新时期文学中“人性”的回归与精神的觉醒寻找源头时,也把这首诗作为潜在的萌芽。在启蒙话语的解释框架里,这首诗被看作是“年轻一代的觉醒”的声音。诗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 二、

蒙太奇式的幻觉

本诗在表达诗人主观感受时就巧妙地运用了现代派诗歌表现手法。比如第二、三节的“蒙太奇式的幻觉”诗人敏锐地抓住了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车站”作为“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 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彩,“我的心聚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表现了文学中源远流


长的对母爱的眷念,对“幻觉”的出色表现,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又比如第五节的“物我颠倒的错觉”: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缓缓地移动”。这种物我颠倒的错觉传达出了诗人被抛弃后的失落、漂泊无依。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背景

1968年,全国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始拉开序幕,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人就是众多知青中的一位,196812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 内容:

描写离别场面,以及离别时的痛苦和迷惘;离别时撕心裂肺的场面;抒写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主题:

反映“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情景,具体描写知青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形式上的特点:

清新风格来传达质朴的情感,诗歌体现了个性,即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感应历史的巨大变动,以一己的悲欢映衬了时代的庞然身影。诗歌选取了一个日常化的场面:车站里熙熙攘攘的告别。这一场面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性,形成了这首诗能够引起共鸣的重要基础。诗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语句的单纯与匀称,并特别注重音韵在传达情感方面的调谐作用,适于传达情真意切的内心感受。

食指作为“文革”时期的年轻一代,《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创作于“文革”初期。青年人正处于斗志激昂的时期,再加上当时政策的号召,因此他的作品里体现了年轻人的激情,同时也有青年人对未来的不安和迷惘。《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则体现了当时20岁的诗人,对未来的迷惘,对北京的依恋,对亲人道别的不舍,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的矛盾和迷惘的心情。

食指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8122eb51e79b896902266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