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之我见

2022-11-10 14:1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读技巧之我见》,欢迎阅读!
朗读,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读技巧之我见

作者:汪新爱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12

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中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所谓朗读的技巧,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设计和处理。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尽管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但是走进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偏低。有的学生在读书时存在着唱读现象,有的学生在朗读中前后一个调,没有体现出抑扬顿挫的要求,也有的学生在停顿、情感等方面技巧掌握不好,甚至还有学生受方言影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卷舌音等发音不准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76%初中生朗读能力不过关。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朗读能力势在必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一篇内容丰富的作品通过有声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呢? 一、必须进入角色

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了高山流水;陈景润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头碰在树上,还问是谁打了他……这些都是进入角色的例子。那么,如何进入朗读的角色呢?

1.作者、作品、朗读者融为一体

作者在作品里,通过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环境,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朗读者要把作者的感情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必须对作品细心地品味,科学地分析,多次模仿,使其与自身融为一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逐步将自己化身为作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读着眼前能出现文中描述的一幅幅画面,自己也融合在那些景、意、情之中,这样自己喜怒哀乐等的不同情感自然也就流露出来了,也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设置身临其境之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篇作品的朗读,如果朗读者能进入作品或模拟所描绘的环境,朗读的效果会更好。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的播放创设这样的情境。如,在朗读马致远的《天净·秋思》,能够配以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那种苍凉与萧瑟的声音环境,那当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朗读出属于诗歌的语气、语调,更好地展示出诗歌的情感。 二、注意对话的口气语调 1.合理停顿,体现重音朗读点

朗读的停顿,一般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比如,句号停顿时间较长,逗号比句号停顿要短,而顿号停顿时间最少。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短语,或层次或段落作停顿,同时还可以根据一些包含有作者情感的词作一些强调停顿。合理的停顿不仅能鲜明地表现语言的节奏,还能更好地突出作者的思想。 2.研究对话发生的环境

对话发生的环境也就是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研究对话时,研究品的主旨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就是对作品的宏观研究研究的具体环境则是微观的研究。同样是买几个橘子,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做这件事的呢?这与我们今天简单的买橘子行为一样吗?同样是买橘子,年迈而且肥胖的父亲攀越铁路去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经过这样的环境研究之后,父爱已经跃然纸上,情感已经足以动人。因此,朗读时要把握环境,以更好地读出作者的情感。 3.读出对话的心理意境

所谓心理意境,就是要让听众听了朗读,明白别人说了什么,而心理又想了什么。这要求朗读者不但要恰当地掌握语气、语调,而且还要调整语速,以便在听众的思维中形成更生动、更逼真的意境。朗读《天净沙·秋思》时,指导学生用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语速来反复地朗读,那种悲怆的感觉不禁扑面而来。 4.读出作品的区别

不同的作品对朗读的语速要求是不同的,有些要求快节奏,有些则需要匀速,而有些则需要读得缓慢些。读感情悲怆而深沉的文章,我们在朗读时整体上的语速是稍慢。读情感比较激扬的文章,语速可以稍快。适当掌握朗读的速度,可以使语言节奏生动,形式丰富,表情达意更加准确。

5.留心细节点、抓住动词及描写心理活动的语言,读活文本形象

《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直接、更深切地感受到文中父亲的伟大形象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文中描述父亲不顾年老体衰爬月台去为年轻的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子买橘子这个细节,让学生找出关键的动词,仔细揣摩,模拟体会,再带着自己对这些动词的情感体验来朗读课文。于是,文本被读活,情感在朗读中得以表现。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苑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7b4e5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