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

2024-01-24 09:30: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欢迎阅读!
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

一、活动区的来源

区域活动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人们头脑中,并不会孤立地存在着一种独立于情境、任务内容和社会因素的心理机构。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与环境的机会和指导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而在活动区里,幼儿与环境情境、教师、其他幼儿之间发生着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的互动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使孩子逐步成为主动学习者,学会学习,并能使每一个幼儿在已有经验、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地成长。因此,区域活动一直是我们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视的活动。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区域活动成为主题活动的实施场所。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是我园教师正在尝试的一项教学工作主题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即能让区域活动为主题教学活动服务,使之为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工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生成学习容;又能成为教学活动的载体,使主题内容在各个区域中通过幼儿的操作实验,不断探索发现、创造,满足幼儿探索欲望作为主题教学的延伸活动,使幼儿把所学到的内容在这里得到验证,体现了幼儿学习持续性。

二、区域的形成

中班第一学期,我们首先开展了绿色家园主题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区域活动雏形(包括角色区:娃娃家、小医院、小菜场、理发店;操作区:美工区、建筑区、语言区)在活动初始阶段我通过参观走访北仑周边的新村社区,观看图片资料幼儿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及生活配套设施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幼儿讨论过程中,教师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始终围绕着我们曾经路过的一个臭烘烘的小水沟,走过的桥,丢弃在路旁的各种垃圾,还有马路上热闹的肯德基餐厅等生活场所。为了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满足他们探索欲望和模仿欲望,我们分别在操作区和社会生活区原有的内容上新增设了有关的内容。在操作区里增设探索区:纯净水和脏水的对比,水轮和沙漏,各种各样的桥,打气球;益智区:环保棋;美工区:废物变宝,贴画;建筑区:木头积木;语言区:排图讲述;社会角色区:另设一个娃娃家肯德基。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我们对区域活动的不断进行增减调整,让幼儿工作过程中用学到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学习工作更为独立和自由。

三、区域材料

1、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

如在美工区投放废旧盒子、蛋壳、瓜子壳等。建筑区:不但有积木,还有鹅卵石、纸做的小树、棋子等,为建造的房子画龙点睛,发动儿童更大的想象力。娃娃家的大部分玩具都幼儿和家长从家里或外出活动后带回来的,如洗发精瓶、吹风机、小梳子、药罐子、吊针、肯德基餐具、盒子、电脑键盘等。在活动开展的中期,聪明的孩子又提出需一个百宝箱,里面存放各种废旧物品,可供游戏时随时那取来制作或替代任何游戏所需的东西。于是废物百宝箱就产生了。

2、材料的制作

每个区的材料多数来自幼儿的意愿生成,并由老师或家长帮助共同制作完成。如: 语言角:幼儿表演用的手偶,由幼儿设想,和老师一起做成,在玩的时候,又提出设置表演台,经过讨论决定用纸盒做个电视机。

美工区:有些废品利用后的玩具是家长在家制作的。 肯德基:汉堡、薯条、甜筒等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完成的。 如此,娃娃家的蚊香、小医院的药丸等出自幼儿之手,而代表角色的服装则由老师帮忙制作

3、材料的层次性

如探索角的桥,先用一种纸,一种桥墩,但不同折法多了另一宽度不同的桥墩又增


添各种厚薄不一的纸张。夹豆豆中有黄豆、花生、绿豆等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娃娃家随着游戏的开展投放画有1~6个数字的纸币和自动取款机。随着各种物品在区域之间流通又增设了垃圾桶,丰富游戏内容。

4、提供图解化材料

中班活动区的命名及一些相关活动内容的介绍一般采用具体形象的图示,如:美工区的折纸图、废物制作成品图、各区域标志图、娃娃家的门牌号码、各个角色胸卡及各社会活动区、半成品制作图示等。

5、材料的改进

A、教师发现菜场的蔬果(塑料成品)有一部分太大了,与娃娃家的锅、碗、筷等无法配套使用。于是第二天取而代之的是幼儿熟悉的,利于幼儿分类归放和切割的小型蔬果,加上许多幼儿自己画好塑封以后的生猛海鲜和肉制食品等。

B、当看到幼儿高兴游戏时却由于操作工具顺序颠倒、条理不清导致游戏无法进行时,教师马上帮助幼儿理顺操作步骤,在每个实验操作区里及角色扮演区中按前后顺序在图示上标上序号,工作中的幼儿一目了然。即能熟练顺利地操作玩具,又能提升图示的利用价值。

C、各区域中的进出标志通过反复游戏和实验后确立一个最适合幼儿的标志。如在操作区以胸牌和鞋印为主,角色区以服装和角色胸饰为主。最大程度上来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规则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D、随着主题的开展,老师有目的地回收了一部分的材料,关闭了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活动区,投放入孩子喜欢的、好奇的、有探索欲望的东西和区域,并交替进行投放回收,让他们永远保持新鲜感。

四、规则和指导

中班幼儿虽具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但相对大班来说,我们孩子的规则意识还比较浅薄,特别是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自律、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活动中继续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十分必要。

1、规则的制订

幼儿共同讨论、商量、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为避免出现活动区域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以及区域活动本身的内容、活动场地等局限,我们须有计划地控制每个区域的活动人数。所以我们把这个小难题抛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制订规则。最后教师帮助总结提炼。还有包括游戏结束后该怎样做、如何整理,都须幼儿共同讨论制订。

2 规则的实施 制订好规则后,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实施呢?教师为幼儿制作了挂牌和脚印,来帮助幼儿控制各活动区的人数。在娃娃家、小医院等均用脚印来表示进出标记(后来又改为角色胸卡)但在操作区中则根据各区域材料性质、活动内容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运用挂牌和鞋印,如积木建筑用鞋印,玩水用挂牌等。这些隐性的、融合在动作中的方式直观、明确,易于被幼儿接受。各活动区用不同的方式也增加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喜新厌旧表现明显,对感兴趣的活动能静心地操作。但一旦完成任务就不愿再次操作,且活动持久性较差,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会因周围环境的刺激而发生角色转换,甚至游戏主题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把社会生活交往区设置在多功能区,而操作活动则设在教室及走廊,幼儿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活动,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指导。

我们的指导原则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 在初步制订好游戏规则后幼儿开始活动,幼儿的需要尽情地发挥,幼儿自己在操作和角色游戏过程中发现、思考,让他们在困境中交流经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时,教师再帮助提升概括、丰富。在第二次游戏中把上次游戏讨论的结果再次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d14433a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