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与社区归属感

2022-04-12 02:22: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邻里关系与社区归属感》,欢迎阅读!
邻里关系,归属感,社区
邻里关系与社区归属感

摘要:当邻里之间各种社会联系逐渐减少,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不断下降,传统邻里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变异时,我们应当及时规划一个良好的邻里空间,创造良好的邻里关系,使居民加强居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向内或向外都要面对的一个安全的、像公园一样的步行区域,促进人际交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园,让人们有一种的感觉。

关键词:邻里关系;社区归属感;和谐;家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诗人王勃曾这样描述相邻而居的生活。但是在现代都市中,钢筋丛林的建筑,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都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偶尔楼道里的狭路相逢,谈不上是问候,就连淡淡一笑也成奢望。人情淡漠,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已成社会的一种病态……

创建邻里归属感首先就要构建和谐社会,追寻渐渐消失的邻里温情,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搭建相识相知的交流平台。大门挨大门,院子靠院子,同处一条街,没有陌生感,这就是邻里。 一、社区与邻里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费舍尔(Fischer)认为社区是指一群具有很多相似的社会背景个人背景的人,经过长期的相处,逐渐形成一种彼此了解相互接受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一定义强调人们之间共同的联系,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将社区定义为以一定地理区位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并指出了社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彼此之间有密切的社会交往。从这个定义看,社区至少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一群人;二是这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文化、心里纽带。而邻里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群体。

相对于邻里,社区是一个较大的社会学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纽带,而邻里则相对范围较小,也具体一点,更接近人的具体生活,强调地缘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城市社区出现了分化。在多种类型的城市社区出现并存与演化的情况下,主要存在六种城市社区类型:

1、单一式的单位社区。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筹建而成,有各自的服务设施。

2、混合式的综合社区。位于城市边缘且居住功能较为单一的大型居住区,这类社区建设历史短,且缺乏半公共空间与居民间的互动。

3、传统式的街坊社区。主要以城市旧街和老街区为主,具有 城中村的特,邻里之间的互动较强。

4、演替式的边缘社区。这类社区的特点是城市扩大和乡村向城市渗透,由于居民职业多样化,生活和生产功能紧密交织,表现出初级的前市后坊的空间形式。

5、新型房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这是随着房地产开发而形成的具有新型管理模式特征的新型社区,生态环境较好,业主参与管理性强,但存在一定的封闭性。


6自生区或移民区。这是随着城市社会变迁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二、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

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邻里之间的维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淡化,各种社会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都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的邻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隐私意识强化。

社区居民之间互动的时间因为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强大的工作压力而不断减少,居民的休息时间得不到满足进而顾及不到邻里交往,甚至于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随之减少,进而淡化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对自我隐私和安全空间的防范越来越强,社区居民之间开始疏远。 2、缺乏社区归属感。

马不停蹄的工作节奏使得社区仅仅作为一个休息点而存在,更不会意识到邻里之间的互动可以增加社区归属感,因而出现了卧城现象。 3、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增加邻里关系建立的难度。

人口流动使得固定居住时间减少,在短暂的时间内通常难以建立邻里之间的情感,也就难以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4、缺少事本性和非人格性的特点。

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以某种利益关系为基础,沃思称这种基础为 社会裂化Socialsegmentalizati oft)。而这种面对面的接触其实是肤浅的、短暂的、支离破碎的、非人格的,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邻里关系。 三、社区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范畴,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情感。

归属感的形成需要两个空间因素,只有这两种空间共同作用才可能满足人对居住环境中的双重需求。一是的空间,它既一个与外界环境隔离的领域又是一个私密性最强的空间;二是邻里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参与的平台。社区居民之间经过长期的交流,彼此之间有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交往的独特模式,最终形成其特有的社区生活文化

居民社区归属感相对于邻里关系来说要复杂的多,邻里关系只体现居民在社会交往中最表层的行为层面,而社区归属感是心理和情感层面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居民形成浓郁的归属感是邻里交往的目的之一,因为良好的邻里关系会增加归属感,浓郁的归属感也是促进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形成。 四、创造一个和谐的邻里交往空间

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友谊能不能设计出来?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有助于人们相识的聚集场所和会面场所是可以设计出来的。

第一,规划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让居民拥有一个向内或向外都安全的、像公园一样的步行区域,在这样的区域里就会产生邻里生活。

第二,居住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往往采用周边或混合布局的方式,这种布局主次有致,兼具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性,对形成灵活、积极的邻里交往空间形式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居住区的管理,在整体环境相对有序的情况下,居住区户外空间既要有序、整洁,有要有一定的自由和灵活性。因为秩序是相对于群体的和社区的,而自由、灵活则是小群体和个体的需求。这样居住环境不仅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需求,而且也有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及居民归属感的形成与加强。

第四,居住区户外场所的设计,户外活动是促进邻里互动和居民归属感的形


成的途径之一。丹麦建筑师扬.盖尔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认为有利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空间应提供各级私密程度的环境,包括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的及公共空间,而且各级之间需要平缓衔接与过渡。

在传统的居住区中,街道是居民相互交往的主要场所,街道上的偶遇、嬉戏玩耍的孩子,闲坐聊天的老人,使街道成为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街道不仅仅只向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场所,而是提供相遇机会,促进彼此的关系,对一个社区的邻里关系、归属感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种重要的交往点就是居住区商业点。通常认为商业只是满足人们购物需求的一个场所,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构成居住区户外交往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购物的过程中给人们碰面、交谈、逗留创造机会,形成一个交往点,这样精心布置的往往胜过住宅旁的大片空地,给邻里关系的融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现在许多居住小区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位老街坊在打打牌、下下棋,甚是安逸;在楼侧,则是面积不小的公共活动空间,有花园、凉亭、儿童游乐场所和简单的 体育设施;步行几分钟还有活动场所。那里不仅有篮球场,还有羽毛球场,是多个社团的活动场所,有人在练瑜伽,有人在打太极。因此在进行相应的邻里户外场所设计时,要注重考虑他们的需求,面向人群。

这种人性化的设计能培养居民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归属感,促进人际交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园,让人们有一种的感觉。

总之,规划、设计和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等具体方式都有助于创造良好的邻里关系,使居民加强居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于是,每当我们想到社区时,就不只是停留在对其空间领域和实体环境的印象感知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在脑子里浮现出在其中的生活体验及情感归属。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2]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55

[3]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9

[4]周露.现代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空间架构——社区商业空间的功能构建.南京:城市管理2006年第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ae212f2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e5.html

相关推荐